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秋登巴陵望洞庭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秋登巴陵望洞庭赏析》

  诗的开头“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写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诗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居高临下,湖光山色,无不尽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显示了天高气爽的秋色之美。诗人对之不禁赞叹不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开头六句是写意,是概括的描写,淡淡几笔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接着六句则是工笔,用鲜明的色彩细致地加以刻画。“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两句写静态:山青树也青,远看山和树简直浑然一体。水是碧绿的,没有被朦胧的寒冷的暮霭所笼罩。“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两句写动态:湖面上突然出现风帆,原来是过往的船只;天空中鸟儿翱翔而过,朝着日出的方向飞去,逐渐消失了。“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两句写洞庭湖周围的秋景:长沙浦水净风清,云梦泽的田野蒙上一层白霜是那样空明。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这四句触景生情,抒发身世之感。诗人看到水流不息,联想到那已经过往的岁月和消逝的年华,不禁感慨万端,悲从中来。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这里运用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意思是说,无论是善于唱歌的歌手唱起白雪歌,或者是越地的女子唱起采莲曲,都无法使作者高兴起来,反而更加悲伤。诗到这里,戛然而止。“泪如泉”的原因,诗人没说,留给读者去联想,去思索。

  此诗为五言古诗,而语言工致,对用对仗,可见是吸取了近体诗的特点。李白诗歌素以雄奇奔放、豪迈不羁著称,但这首诗表现出李白诗歌精细工致的另一面。

猜你喜欢
  • 简易古诗词插画(古诗配图图简单一点)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简易古诗词插画,内容包括告诉我一个画插图简单的古诗,古诗配图图简单一点,经典古诗词含插图,求推荐。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僧服

    东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由于时间、地域的跨度和宗派的不同,僧侣的服装发生了很多变化。 僧服,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分为法服和常服两大类。根据佛教最初的

  • 老舍《抬头见喜》作品赏析|导读

    抬头见喜对于时节,我向来不特别的注意。拿清明说吧,上坟烧纸不必非我去不可,又搭着不常住在家乡,所以每逢看见柳枝发青便晓得快到了清明

  • 与春节相关古诗词(有关春节的古诗10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与春节相关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春节的古诗10首,与春节有关的古诗词5首,关于春节的古诗全部。1.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 白居易《登城东古台》全诗赏析

    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靡靡春草合,牛羊缘四隈。我来一登眺,目极心悠哉。始见江山势,峰叠水环回。凭高视听旷,向远胸襟开。唯有故园念,时时东北来。

  • 《红烛》鉴赏

    作者: 毛承志

  • 山水名胜诗之《凌云九顶》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宋)范成大 聊为东坡载酒游①,万龛迎我到峰头②。 江摇九顶风雷过, 云抹三峨日夜浮③。 古佛临流都坐断④,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⑤,一笑闲身始自由。 【题解】 凌云山有九峰,称集凤、西鸾、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陆龟蒙·野庙碑并诗》鉴赏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陆龟蒙·野庙碑并诗 碑

  • 泰国近代文学批评

    形诸文字的泰国近代文学批评如果从天宛评论顺吞蒲的长诗《帕阿派玛尼》的时间算起,已经有了100年的历史。有趣的是天宛的开篇文章还是以诗

  • 长子西征

    长子西征是蒙古军第二次西征。1235年,窝阔台派成吉思汗的4个儿子的长子、长孙率军西征。他们是术赤之子拔都,察合台的长子拜答儿,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拖雷的长子蒙哥等。由术赤的儿子拔都做统帅,以老将速不台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