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赏析》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诗的前四句写初秋的夜景: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漫漫长夜,荡漾着清冷的瑟音;凛凛西风,吹拂着青萝轻轻飘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几只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沾满白露的野草上;清秋的拂晓,一行大雁掠过星光淡淡的银河。 诗的后四句写初秋的早晨: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曙光初照,高大的树木依然枝叶繁茂;晴空万里,峰峦迭翠,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今见到淮南一叶飘零,我自然感觉到:洞庭湖的秋天就要来了。
-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作品赏析[注释](1)苔:青苔。(2)前度:前次。[译文]玄都观偌大的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来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
-
苏辙《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 2 ,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3 ,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4 ,虑患之疏,而
-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日月星辰·夕阳”类的诗句。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那如火一般的晚霞绚丽无比,光彩夺目。晴空万里,
-
孰敢先怀富贵图,良时须惜几嗟吁。众心可致巍巍主,上意思平两两符。不称内朝裨耳目,多惭外补救皮肤。子陵滩畔观渔钓,无限残阳媚绿蒲。
-
【注释】:原题:豁盦出示易水送别图中有予旧日题字并有榆生释戡两词家新作把览之余万感交集率题长句二首
-
黄雀痴,黄雀痴,谓言青鷇是我儿。一一口衔食,养得成毛衣。到大啁啾解游飏,各自东西南北飞。薄暮空巢上,羁雌独自归。凤凰九雏亦如此,慎莫愁思憔悴损容辉。
-
昔人有言:“吴兴山水清远”。非夫悠然独往有会于心者,不以为知言。 南来之水出天目之阳,至城南三里而近,汇为玉湖,汪汪且百顷。玉湖之上有山,童童状若车盖者,曰车盖山。繇车盖而西,山益高,曰道
-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出处】唐王维《桃源行》。 【译注】松林中的房屋,静静地沐浴着 明月的清辉。太阳拨云而出,鸡犬在晨曦中喧闹。诗人用以静写动,以 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了田园生活的
-
《问刘十九》 作者: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细算人生事,彭殇共一筹。与愁争底事,要尔作戈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