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试灯夜初晴赏析》
此词写灯节之事,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而是以试灯夜的景象作陪衬,用怅惘的笔调抒发自己逢佳节而倍觉神伤的落寞情怀,虽只寥寥数语,却写得纡徐顿挫,舒卷自如,从而委婉地道出内心的万千感慨。
上片“卷尽”两句,写试灯日遇雨,而入夜雨收云散,天青月朗;以月宫仙女“素娥”代指月亮,即以“新梳洗”形况月色明净,比拟浑成,三字兼带出“雨后”之意。这是写天上。“暗尘”两句写地上,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日夜)和韩愈“天街小雨润如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又有所变化、增益,切合都城灯夜雨后的光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又载姜白石诗云:“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乡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形象地刻画了天街月夜的歌舞场面。
上片并未用雨字、灯字、人字,读后便觉灯月交辉,地润绝尘,舞儿歌女,结队而至,赏灯士女,往来不断,显示出吴文英在语言上的精深功力和鲜明特点,比如爱用代字,用“素娥”代月亮,再如善于点代前人诗句等等。
谭献说此词“起稍平”,这是由于上片只是客观地描述场景;下片才是密切结合自己的回忆、联想,抒发感情,借此反映出不平静亦即“拗怒”的心理状态。“辇路”两句,写词人故地重游,沉入回忆之中。“重来”,说明词人对眼前的景象亦曾相识,从而引起联想,又以“仿佛”两字形容触景恋旧的心境。赏灯那时自己春衫年少,意气风发,记得也是同样的夜晚,月色灯光,交相辉映,箫鼓舞队,绵连数里。这一句隐隐含有物是人非之感慨,景物依旧,可是作者的心情已由欢喜变为落寞。
末尾三句,写往事如烟、柔情似水;月与灯依旧在,伊人无觅处,自己一往情深的凄凉心事,无人倾诉。“情如水”二句也显示出吴文英语言精警的特点。
古人就有“思君如流水”的千古佳句,以水喻情,写出了情的纯洁珍贵和绵绵不绝。赏灯不能消愁释怀,反而增添无限怅惘,只好踽踽而行,颓然而返,独上小楼,熏被而眠,遥想伊人此刻,心情亦或如是,“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最深的思念就是想象对方也在思念。“春梦”句紧接上文,描绘深夜入睡以后,那悠扬的歌声乐声,绵绵不绝地萦绕荡漾在梦的涟漪中。这里将“拗怒”的词意,融入流转悠然,委婉多情的笔调之中,形成惝恍迷离的朦胧意境,显得余音袅袅,韵味无穷,真可称得上是“咳唾珠玉”。
-
淮王爱八公,携手绿云中。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谬以词赋重,而将枚马同。何日背淮水,东之观土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对初夏的描写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初夏的古诗,描述初夏的古诗,描写初夏的诗句。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
-
《善则称人,过则称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里面有力量,内容包括有力量的诗句,形容力量的诗句,描写最有力量的诗句,要一句最有力量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最适合青少年抒发豪情,宣扬壮志。这两句诗一朗诵,顿时豪情冲天,壮志凌
-
【名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注释与译文]人们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情操确实高尚芳洁。诗句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高尚节操的坚强决心。 参考文献 (先秦)屈原《离骚》
-
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闻说旱时求得雨,只疑科斗是蛟龙。
-
与兄行年校一岁,贤者是兄愚者弟。兄将富贵等浮云,弟切功名好权势。长安秋雨十日泥,我曹鞴马听晨鸡。公卿朱门未开锁,我曹已到肩相齐。吾兄睡稳方舒膝,不袜不巾蹋晓日。男啼女哭莫我知,身上须缯腹中实。今年思我
-
【原题】:公实公衍伯仲相访云木犀再花香橘新摘也并以为惠且将以佳篇因次韵
-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长篇小说。1944年发表。这部小说的情节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进逼巴黎。一群有良心的法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