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粲诗赏析》
赠王粲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三曹”之一曹植的一首赠人之作。作者通过该诗劝勉王粲不要思虑太多并流露出自己虽有心提携却无能为力的遗憾。该诗写得委婉深厚,十分感人。
该诗的头两句“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就点出游于邺城之西的原因:端坐愁思当然是苦闷的,所以要去找朋友们聊聊,使苦闷得以排遣。“揽衣”二字用得生动传神。
“树木”二句写景,“发春华”点明是春天的景色,“清池”句写水景。在这个山明水秀的幽静景致中,作者发现了“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作者用“孤鸳鸯”喻王粲。用“求匹俦”指寻求同辈间的友谊。不过从后两句诗的意思看,似乎还有潜台词。大约对方希望与曹植既是朝夕相处的好友,又愿在曹植的麾下做事。否则,“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两句就不好理解。曹植对王粲这样的人才和朋友当然是珍惜的,可是愿望终究代替不了现实,“无轻舟”就是比喻作者自己没有权势,无力重用王粲。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这四句是写作者不能“执此鸟”而依恋回顾、不忍离去,“悲风”从身边吹过,久立其地直到太阳落山。这与王粲诗有相似之意:“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飙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只是该诗在表达眷念之情时显得更深厚些、更悲切些。
最后四句,作者宽慰王粲:“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遂使怀百忧。”劝勉对方不必多虑多忧,相信雨露会润泽万物的。这里以“重阴”喻曹操,暗示曹操会给他好处的。可谓用心良苦。有人认为:“多念”和“百忧”是指王粲整个诗歌创作中所表现的感情,例如遭乱伤时,目睹民生疾苦,发悲怆之词等等,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从全诗立意与创作背景来看,主要还是为王粲在杂诗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思想而发的。王诗的末四句是这样写的:“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末二句与前面“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呼应,这样,意思就够清楚了。
作者在这首诗中采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以“鸟”比喻对方,从“鸟”对人和人对“鸟”的态度和情意方面着笔,表达自己对朋友的诚意和自己力不从心的歉意。比兴寄托的手法虽然比较隐微曲折,然而读者一旦明白其中喻义,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用意了。这首诗所描写的客体是“鸟”,这是含蓄的一面,但诗的主体(作者)却是明朗化的,在表露自己的情感方面则是真诚坦率的,做到与朋友交心,不掺半点虚假成分。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流畅,具有文采。节奏舒缓,韵味悠长。
-
《心之忧矣,其毒大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心之忧矣,其毒大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诗经·小雅·小明》,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作者: 顾圣皓
-
初秋,傍晚,暑气氤氲,行人稀少。站在空旷洁净的兰农园里,呼吸也变得空旷洁净起来。抬头望。西方已没了晚霞,仅余几抹极淡的蓝白色,浅浅
-
课标要求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小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哪些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课标要求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哪些古诗,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诗加注释),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是哪几首。新华书店有<<;小学生必背古诗>>;可供参考一年级(掌握前7首)1.江南/汉乐府民歌2.敕勒歌/北朝民歌3.古朗月行/ (唐)李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首句言所居
-
【作品提要】 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一位年轻貌美的美国少女。父母双亡后,住在英国的姨妈带她到欧洲去见识大千世界。身患绝症的表兄拉尔夫暗恋上她。伊莎贝尔结识了美国女人梅尔夫人,并为之倾倒。姨父故世后,伊莎贝
-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夜雨秋灯录 清光绪三年(1877)上海“申报馆丛书”八卷正录本《夜雨秋灯录》扉页书影 清光绪三年(1877)上海“申报馆丛书”八卷正录本《夜雨秋灯录》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又名《聊斋志奇》
-
乍到频劳问所须,所须非玉亦非珠。爱君水阁宜闲咏,每有诗成许去无?
-
宗璞 天气阴沉沉的,雪花成团地舞飞着。本来是荒凉的冬天的世界,铺满了洁白柔软的雪,仿佛显得丰富了,温暖了。江玫手里提着一只小箱子,在X大学的校园中一条弯曲的小道上走着。路旁的假山,还在老地方。紫藤萝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