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赏析》
上片感慨“往事”千留不住。集中表现主人公对于时光流逝、好景美事永远消泯的无奈和怅恨。首二句,言季节变换如此之快,春来又秋去,“往事”却不知到何处寻觅。叹日月不居,时序循环,时间流逝,前事难寻。“往事”(从下片所述可知,这是指去年今日黄叶西风之中与情人在酒宴上的欢会)不可追,伊人不再来。这已经暗伏本篇的抒情主旨在内。后二句,承“春来秋去”而来,言秋光将逝,眼见燕子往南飞,幽兰带露,像是因悲秋而哭泣,主人公也黯然神伤,从心底无数次地发出挽留秋光的呼唤,但是毫无用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燕子于秋而飞归了,兰叶上凝聚露珠如泣泪,美好的光景即使千百次的挽留也牵不住,主人公深切地怀念“往事”,或许是佳人见不得,“燕子归飞”形象的比喻;深情地挽留秋光,时光更是留不得。那份怅恨与无奈,仿佛跟“兰泣露”似的。挽留“秋光”,正是要留住“往事”,留住“燕子”,期盼再与佳人相会。然而这一切都成空,能不愁吗。
下片,定格于闲阶梧桐下独自感伤的抒情主人公的特写镜头,既写其感伤的形貌,亦托现其感伤的内心。前二句补足上片,由景入情,穷形尽相,写其孤独之状,徘徊之态。喝酒,是为了留住景光,消释哀伤,可是,酒阑人散后,更感到空虚和惆怅。后二句直探心灵深处,揭示其心事重重的原因——对景怀人。表现了词人心灵深处长久的忧伤,黄叶西风,年年如是,自然界代谢是必然的规律,对着无法挽回的事物,他体认到人生的无常了。“去年今日”,“黄叶西风”,以今比昔,平添几分厚重之感,颇有几分耐人寻味之处。
这首词抒写别愁。此词特写镜头:“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酒宴已经结束,热闹的场面不复,令人忧愁不安,无可奈何地倚靠着台阶旁的梧桐树发呆。这一孤独情景,既感慨从酒宴上得到的暂时慰藉,竟如此快就没了,反而加重了愁怨;使自己忆起“往事”,陷于深深的忧虑不安之中。于是,结尾直接抒写:“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脑子里清楚地记得,也是去年的今日,依然是秋季,西风劲吹,黄叶凋零的时候,与佳人相会分别,点出“秋愁”——惆怅情怀,是因忆旧怀人的缘故。
-
《代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 羽檄起边亭 ① ,烽火入咸阳 ② 。征骑屯广武 ③ ,分兵救朔方 ④ 。严秋筋竿劲 ⑤ ,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 ⑥ ,鱼贯度飞梁 ⑦ 。箫鼓流汉思,
-
长沙千里平,胜地犹在险。况当江阔处,斗起势匪渐。深林高玲珑,青山上琬琰。路穷台殿辟,佛事焕且俨。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是时秋之残,暑气尚未敛。群行忘后先,朋息弃拘检。客堂喜空凉,华榻有清簦涧蔬煮蒿
-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冰心散文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名言: 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注释: 干天: 冲天, 碰着天。旬日: 十天。 句意: 千仓万箱的粮食, 不是耕种一次就能得到的; 冲天的树木, 不是十天就能长成的。 出处: 晋
-
国学名句“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而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而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 语出《淮南子·主术训》。集中大家的力量行动,没有不胜利的;集中大家的智慧做事,没有不成功的。说明做事情群策群力,就会取得胜利,获得成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冬日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季的诗句古诗大全,形容冬季的诗句。这些?ok?冬,《子夜冬歌》【唐】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
-
【原题】:朗上人见访复谒不遇留刺而还有诗见谢依韵和答
-
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后证圣元年进士,举超拔群类科,授国子监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年间,历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太子右庶子充侍读、工部
-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作品赏析【注释】: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思骨肉,念朋友,怀家乡,忆旧游,往往形于梦寐。这么一件人人都会在日常生活遇到的小
-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 小令鉴赏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描写思念之苦的小令,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
常记溪亭日暮,暇钟不来声。悠悠春色外,黯黯离音生。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门前迟行处,有多少飞絮。
飞絮,象征着逝去的春光和离别的情绪,这一幕与黄昏的凄凉氛围相互映衬,使人感受到岁月无情,同样也使人追忆往事,沉浸于忧伤之中。整首小令以暮色催人离别,表达了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