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念奴娇·插天翠柳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念奴娇·插天翠柳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词。

  开篇“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以问句起。这份奇丽“月上柳梢头”的景象恰是躺柳下“藤床”纳凉仰看天宇者才能产生的幻觉:“翠柳”伸向天空,而“明月”不知不觉便出现了,如同被推上去一样。加之月夜如水一般的凉意,更会引起美妙的幻想,于是纳凉赏月的词人飘飘然“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以下写词人凭幻想飞入月宫后所闻、所见及所感。这里雾冷风轻,隐隐可闻“笙箫”,和仙子的“环佩”之声,大约她们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吧。然而“玉锁”当门而“无人掣”,说明月宫清静,不受外界干扰,原本打算寻声暗问的词人不觉感到怅然。回顾天空,是“闲云收尽”,海光与月光交映生辉,炼成一片令人眩惑的景象。

  过片:“谁信有药长生?”则针对关于月宫的传说,抒发自己的见解。据说有玉兔捣药,这药可以使人延寿的。然而“长生”的念头,只不过是世俗的妄想。月中,只有“素娥新炼就”的“飞霜凝雪”而已,并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词人看来,人间那些“打碎珊瑚”之类的夸豪斗富之举,远比不上赏玩月中枝叶扶疏的仙桂来得超凡脱俗。“打碎珊瑚”出于世说新语。汰侈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这里信手拈来,反衬月中桂树之可爱,自然惬意。作者通过如此清空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美丽、纯洁、没有贪欲的境界。这里,他两袖清风,“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感到凡心洗尽,有脱胎换骨之感。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月下的梦,尽管美丽动人,却又无从对证,只能自得于胸怀,不可为俗人说。故结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深沉的感喟和对尘世的深切厌倦见于言外。

  这首词写藤床上神游月宫之趣,其间融入了月的传说,其境优美清寂,塑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似乎有意与充满烽烟势焰的人间对立。故前人或谓其为“不食烟火人语”。

猜你喜欢
  • 礼记全集《少仪》原文赏析与注解

    少仪 【题解】 篇名《少仪》,少犹小也。郑玄注以为篇名的含义是“以其记相见及荐羞之小威仪。”主要记述日常社会交际的礼仪细节。内

  • 《东风第一枝·巧沁兰心赏析》

    【注释】: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 ,到南宋时,咏物词已进入成熟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美。史达祖的这首咏物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此词大概作于词人独处异乡时的某年初春。

  • 杜甫《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全诗赏析

    纷然丧乱际,见此忠孝门。蜀中寇亦甚,柏氏功弥存。深诚补王室,戮力自元昆。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高名入竹帛,新渥照乾坤。子弟先卒伍,芝兰叠玙璠。同心注师律,洒血在戎轩。丝纶实具载,绂冕已殊恩。奉公举骨

  • 古籍名著《钟吕传道集》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道教内丹炼养经典。三卷。施肩吾传。成书于五代时期。(撰者事迹参见“《西山群仙会真记》”条) 该书题名为钟离权述,吕洞宾集,施肩吾传。采用问答的形式,系统地论述了内丹修炼的十八个问题。 该书首论真仙。谓

  • zhongxue古诗词大会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zhongxue古诗词大会,内容包括中学生文言文古诗词大赛70篇,2017版中学生古诗文大赛什么时候出版,中国诗词大会陈更多大。原文:昔有人将猎(1)而不识鹘(2),买一凫(3)而去。原(4)上兔起,掷之使击(5)。凫不能飞,投(6)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

  • 释志南《绝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宋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短篷:带篷的小船。杖:拄着。藜(l):一种植物。这里指用藜茎做的 手杖。杏花雨:杏花开时下的雨,指微微的春雨。

  • 苏轼《水龙吟》全诗鉴赏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仙掌月明,

  • 鲁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全文、注释和赏析

    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今天和明天之交发生,在诬蔑和压迫之中滋长,终于在最黑暗里,用我们的同志的鲜血写了第一篇文章。 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

  • 《醉中下瞿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陆游》

    《醉中下瞿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陆游》宋山水诗鉴赏 吾舟十丈如青蛟,乘风翔舞从天下。 江流触地白盐动,滟滪浮波真一马。 主人满酌白玉杯,旗下画鼓如春雷。 回头已失瀼西市,奇哉,一削千仞之苍崖! 苍崖中裂银

  •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二首 其二赏析》

    这首从当时的形势赞扬胡邦衡的精神,痛斥秦桧。首句写国势险危,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加个“元”字,是说明知如此,但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支撑危局。“拄”和上句“支”字呼应。这两句暗用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来赞扬胡邦衡的忠义。第三句讥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