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喜迁莺 晓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喜迁莺 晓行赏析》

【注释】:此词是作者在冬日一个拂晓上路时怀念他的妻子而写的。词的上片写晓行景色,下片写怀人情思。上下两片一因一果 ,一景一情 ,结合得天衣无缝,写景 、抒情相得益彰。直斋书录解题谓刘一止“尝为晓行词盛传于京师 ,号刘晓行,”可见时人对此词的推崇。上片起首一句将时间点明,并由于角声唤醒旅人,引起以下画面的展开 。“宿鸟”二句更把时间界限进一步点明:树上巢中的鸟不到天明是不会聒噪的,虽有响亮的号角声飘来,却未惊醒它们,可见天色还未大亮。但雄鸡在黎明前是定要啼鸣的,“鸡先觉”,又说明天快亮了。起句和以上两句是写在驿舍室内听觉所起的反应。接着三句:一眼望去是连绵而曲折的村落,一个“烟”字,说明晨雾未消;行人已起,马在嘶叫。一弯残月,透过长林,隐约可见。这都是词人离开住地出门后的所见所闻。以下“泪痕”两句,说明作者在驿舍中因伤感而流过泪 ,并且曾饮酒御寒。这两句以感受写天候之寒冷。一个“霜”字点明是清晨的行动,紧扣词题。这七句,全用白‘描手法,写出晓行所见所闻和身体的感受,真实动人。清人许昂霄评曰:“‘宿鸟’以下七句,字字真切,觉晓行情景宛在目前 ”(词综偶评 ),是恰当的 。前结三句,“ 倦客 ”表明他曾久客外地,对行旅生活已感到厌倦;“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化用陆机为顾彦先赠妇 诗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解云:“禁,愿乐之辞 。刘一止喜迁莺 词‘ 叹倦客 ,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言倦客不愿意再奔走风尘京洛也 。”作为徽宗宣和三年(1121)的进士,词人直到高宗绍兴初年,才得授秘书省校书郎。此次夜宿晓行,再去京都,当是为了应诏赴官,但又深觉京尘可厌,实不愿重履浊地。不愿去而仍不得不离乡背井,奔波不已,其情绪之恶劣可知。词之上片重在写景,下片则转写怀人,同时也对词人驿舍流泪的原因作出交代。过片三句,道出他和妻子分别后的复杂心情作者写到这里,思潮起伏,眼前又出现家中的情景:“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以之和“岁寒飘泊”进行对比。“争念”即“怎念”,此三句即柳永倾杯:“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 。”怨意显然,于是接入下句“怨月恨花烦恼”。因久别而怨及月与花 ,颇得无理之趣。作者接着说:这种烦恼,“不是不曾经着”。如此羁旅情怀,一从习惯后,经过时间的推移,也可望渐渐消减,结句突然翻转 ,道“ 新来还恶”!“恶”字即情绪不好。末四字尽包上文许多事与情而生的一种感应,感概极为深厚。此词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幽深,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写心理活动细致入微,层次分明,感情真挚,使人感同身受,堪称情景俱佳的好词。
猜你喜欢
  • 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首诗约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秋,以十分凄苦的笔调,逐层刻画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给诗人所造成的窘状和痛苦。结尾数句,以九言变换七言,句句蝉联而下,传达出一种奔放的气势和火热的激情,表达了诗人

  • 岛崎藤村《暖雨》原文

    暖 雨 ◆ 岛崎藤村 进入二月,下起暖雨来了。 这是一个阴霾的日子。空中低浮着灰色的云。打下午起,就下了雨,使人骤然感到一股

  • 柳永《满朝欢》全诗鉴赏

    花隔铜壶,露[日希]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

  • 写潼关诗词之《入潼关》

    《入潼关》 黄河挂北龙 ① ,太华蹲西虎 ② 。 况有守关人,能文亦能武。 [注释] ①黄河自龙门向南流奔,至潼 关附近伴关东折而去。此句是说,黄河犹如挂在潼关北面的一条巨龙。 ②太华:华山,在潼关西

  • 冬至唯美文案(精选100句)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文案吧,文案用以记录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事情。那什么样的文案才是新颖独特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冬至唯美文案(精选100句),欢迎大家分享。

  • 苏轼《虞姬墓》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从汴京去杭州就任通判,经过濠州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看到了项羽的爱妾虞姬的坟墓,他想到了楚汉相争,想

  • 苏轼《赠李邦直探梅》全诗鉴赏

    寻花不惜命,爱雪常忍冻。三为郡太守,清似於陵仲。

  • 《杨慎引俗谚释密云不雨》情诗三百首赏析

    杨慎引俗谚释密云不雨 作者: 郭蕴斌 【本书体例】

  • 苏轼《清平乐》全诗鉴赏

    清淮蜀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 杜牧《新定途中》全诗赏析

    无端偶效张文纪,下杜乡园别五秋。重过江南更千里,万山深处一孤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