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五。下面是原扬州大学教授李廷先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损胸中万古刀。”
诗中说,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便一一发生。韩愈也有“事随日生”的诗句,意思相同。当时正是唐代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侵扰的混乱时期。诗人经常看到许多不合理的事情:善良的人受到欺压,贫穷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每当这种时候,诗人便愤懑不平,怒火中烧,而结果却不得不“磨损胸中万古刀”。
作者是个富有正义感的诗人。唐才子传说他在少年时期“尚义行侠,旁观切齿,因被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更改志从学。”这位年少时因爱打抱不平而闹过人命案的人物,虽然改志从学,却未应举参加进士考试,继续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他自幼形成的“尚义行侠”的秉性,也没有因“从学”而有所改变,而依然保持着傲岸刚直的性格。只是鉴于当年杀人亡命的教训,手中那把尚义行侠的有形刀早已弃而不用,而自古以来迭代相传的正义感、是非感,却仍然珍藏在作者胸怀深处,犹如一把万古留传的宝刀,刀光熠烁,气冲斗牛。然而因为社会的压抑,路见不平却不能拔刀相助,满腔正义怒火郁结在心,匡世济民的热忱只能埋藏心底而无法倾泻,这是十分苦痛的事情。他胸中那把无形的刀,那把除奸佞、斩邪恶的正义宝刀,只能任其销蚀,听其磨损,他的情绪十分激愤。诗人正是以高昂响亮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他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用“磨损的刀”这一最普通、最常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十分高妙。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还没有看到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这种新奇的构思和警辟的比喻,显示了刘叉诗歌的独特风格。
-
百尺红亭对万峰,平明相送到斋钟。骢马劝君皆卸却,使君家酝旧来浓。
-
庞统在三国演义里应该是风云人物,他曾经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先生。民间的广告传得更邪乎,得一人可以安天下。跟现在某些药品广告差不多
-
烛之武退秦师 (僖公三十年) 【题解】 烛之武的游说之辞之所以能够奏效,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洞悉了秦、晋之间的利益矛盾,并把
-
甚矣我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
-
潦倒声名拥肿材,一生多故苦邅回。南宫旧籍遥相管,东洛闲门昼未开。静对道流论药石,偶逢词客与琼瑰。怪君近日文锋利,新向延平看剑来。
-
国学名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出处和解释
【名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语出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五》。用古代的标准来衡量今天,这是歪曲今天;拿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古代,这是歪曲古代。说明时代和条件变化了,社会也会跟着发生变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古诗词鉴赏用书,内容包括请推荐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书,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课外书籍,小学生必备古诗词赏析在哪里。49.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ب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ب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ب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ب萋萋满别情。 [
-
【注释】:按:此题与诗不协,当为和姚干舜陟酬唱诗。
-
名言: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注释: 志合: 志趣相同。岂兄弟: 哪里一定只是兄弟。道行: 指以道德品行相交往。无贱贫: 不分贫富贵贱。 句意: 志同道合, 哪里只能是兄弟。道义相交, 怎能依贫富
-
这个人是史铁生,这座古园是地坛。史铁生用他的思想开发了地坛,地坛用它的胸怀接纳了史铁生。史铁生在地坛里思考着人生大问题,最终也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