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好事近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好事近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赏析》

【注释】: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十二月,试礼部尚书韩元吉,利州观察使郑兴裔被遣为正、副使。到金朝去祝贺次年三月初一的万春节(金主完颜雍生辰)。行至汴梁(时为金人的南京)金人设宴招待。席间词人触景生情,百感交集,随后赋下这首小词。寄给陆游以后,陆游又写下得韩无咎书寄使虏时宴东都驿中所作小阕一诗,可作此词的参考。诗云 :“大梁二月杏花开,锦衣公子乘传来。桐阴满第归不得,金辔玲珑上源驿。上源驿中捶画鼓,汉使作客胡作主。舞女不记宣和妆,庐儿(侍从)尽能女真语。书来寄我宴时词,归鬓知添几缕丝。有志未须深感慨,筑城会据拂云祠 。”(见剑南诗稿 卷四)可见金人的宴席是设在源驿。宋王明照玉清新志卷四云 :“陈桥驿,在京师陈桥、封丘二门之间,唐为上元驿。⋯⋯后来以驿为班荆馆,为虏使迎饯之所 。”上元驿,盖即上源驿 ,北宋时既为“虏使迎饯之所”(犹今之宾馆或招待所 ),入金后当亦于此接待宋使。陆游诗不仅反映了设宴的地点,也大体说明了时间及歌舞伴饮的情况,对于此词的分析,是极有帮助的。这首小词可谓字字哀婉,句句凄切,爱国情思通贯全篇。汴京原是宋朝故都,特别是上源驿原是宋太祖赵匡胤举行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奠定宋朝基业的发祥地 。可是经过“靖康之变”,这儿竟成了金人的天下。如今韩元吉来到这宋朝的故都,宋朝的发祥之地,江山依旧,人物全非,怎能不凄然饮泣?词的上片运用了一个情境与它相似的历史事件,抒写此时此际的痛苦。据明皇杂录记载,天宝末年,安禄山叛军攻陷东都洛阳,大会凝碧池,令梨园子弟演奏乐曲,他们皆欷歔泣下,乐工雷海青则掷乐器于地,西向大恸。诗人王维在被囚禁中听到这一消息,暗地里写了一首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宫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诗中描写了战后深宫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哀苦心境。韩元吉此词,在措词与构思上,无疑是受到这首诗的影响。但它所写的矛盾更加尖锐,感情更加沉痛。因为作者是直接置身于矛盾冲突之中,对心灵的震动更甚。“凝碧池”虽是以古喻今 ,属于虚指,而着一“ 旧”字 ,则有深沉的含义。偏偏就在这宋朝旧时“虏使迎饯之所”,听到宋朝旧时的教坊音乐,“汉使作客胡作主”,整个历史来了一个颠倒。这对于一个忠于宋朝的使者来说,该是多么强烈的刺激!上源驿的一草一木,教坊乐中的一字一腔,无不震憾着他的心灵,于是词人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这是一个从声音到外貌的转化,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心理矛盾,包藏着无比深沉的隐痛。因为这音乐能触发人的悲愁,而悲愁又易催人衰老,所以说“总不堪华发”。词人以形象精炼的言语 ,道出了自己在特定环境下复杂心理活动,手法是极其高明的。词的下片,构思尤为巧妙。开头两句,既点时间,亦写环境,并用杏花以自拟“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以虚带实,兴寄遥深,其中隐有深刻的含义。所谓写实,是指杏花在二月间开花,而汴京赐宴恰在其时。金人的万春节在其中都燕山(今北京市)举行庆典,韩元吉此行的目的地为燕山;其到汴京时间,当如前引陆游诗所云在二月中间。杏花无法避开料峭的寒风,终于在战后荒凉的土地上开放了;词人也象杏花一样,虽欲避开敌对的金人,但因身负使命,不得不参与宴会,不得不聆听令人兴感生悲的教坊音乐。词人以杏花自喻,形象美丽而高洁;以野烟象征战后荒凉景象,亦极富于意境。而“无处避春愁”五字,则是“词眼”所在。有此五字,则使杏花人格化,使杏花与词人产生形象上的联系。此之谓美学上的移情 。“野烟”二字,虽从王维诗中来 :“杏花”的意念,也可能受到王维诗中的“秋槐”句的启迪,但词人把它紧密地联系实境,加以发展与熔铸,已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品。结尾二句仍以拟人化的手法 ,抒发心中的悲哀。北宋汴京御沟里水,本是长年流淌的。可是经过战争的破坏,早已阻塞干涸了。再也听不到潺潺流淌的声音。这在寻常人看来可能没什么感觉,可是对韩元吉这位宋朝的使臣来说,却引起他无穷的感怆,他胸中怀有黍离之悲,故国之思,想要发泄出来,却碍于当时的处境。满腔泪水,让它咽入腹中。但这种感情又不得不抒发,于是赋予御沟流水以人的灵性,说它之所以不流 ,乃是由于理解到词人内心蕴有无限痛苦,怕听到呜咽的水声会引起抽泣。这样的描写是非常准确而又深刻的。人们读到这里,不禁在感情上也会引起共鸣。
猜你喜欢
  • 苏轼《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全诗鉴赏

    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

  • 《别赋》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江淹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1)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2) 。棹容与而

  • 李白《书情题蔡舍人雄》全诗赏析

    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猛犬吠九关,杀人愤精魂。皇穹雪冤

  • 《春词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写得很清楚,它是和白居易《春词》一诗的。白居易的《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居易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

  • 毛泽东诗词《菩萨蛮·大柏地》注释和鉴赏

    毛泽东诗词《菩萨蛮·大柏地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② ?雨后复斜阳 ③ ,关山阵阵苍 ④ 。当年鏖战急 ⑤ ,弹洞前村壁 ⑥ 。装点此关山 ⑦ ,

  • 《踏莎行·晚景赏析》

    此词题为《晚景》,写景多运化前人诗词中成句,流转自然一如己出,而创意不足。词中写登楼晚眺,周遭风景在目。   但诗人意不在赏玩秋光,而在问行人归信。不意“青山尽处行人少”,遂只得注目于远近风物。通篇委婉含蓄,耐人寻思。

  • 刘白羽《长江三日》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刘白羽 【原文】: 十一月十七日 …………

  • 关于母爱对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母爱对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母爱的诗句古诗,关于母爱的古诗,表达母爱的古诗词。关于母爱的诗句古诗如下:1.唐代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

  •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出处】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翻译】朝拜完毕回到宫属,为皇上拟写诏书,归去的路上身上的玉珮叮叮作响。 【全诗】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黎伯英解元赠予一大缶封泥如法初谓酒也至乃赏析》

    【原题】:黎伯英解元赠予一大缶封泥如法初谓酒也至乃西山泉云暑中时可一酌珍重其意为赋此章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