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清明呈馆中诸公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清明呈馆中诸公赏析》

  清明节,旧时风俗为人们扫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触发客居在外的游子的乡思。这首诗所抒写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现得特别含蓄委婉、曲折隐微,在高启的律诗中又是一种格调。

  “清明无客不思家”,既曰“无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内。不过,全诗直接抒写思家之情语,仅此一句,其余则着力描写最物,如垂柳、杏酪、青山、芳草、落花等,可谓色彩缤纷,明丽如画,甚至有画所难到者。但这一切,似并未使作者陶醉,从而消释其思家之情,相反地,见景生情,反而更衬托、引发了他的思乡情。

  官墙外的垂柳,丝丝弄碧,新烟萦绕;人家所精心制作的杏酪,散发出阵阵的芳香。这风光节物无不在告诉作者清明节的到来,自然也会唤起他往岁在家乡与家人共度佳节的种种回忆。这一来,客居青山环绕的京师金陵的作者,自然便思念起家乡来了。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五、六两句,意更深曲复杂。迷芳草,芳草萋萋,一片凄迷,化用楚辞·招胞士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婆婆。”已寓有思归之意。而作者偏又以芳草与卞侯墓并置,以落花与莫愁女映照,似更富有富贵难久恃,盛时难长留的感慨。

  作者来京前曾写道:“北山恐起移文诮,东观惭叨论议名。”(被诏将赴京师御别亲友)于赴京道中逢还乡友诗中又曾写道:“我去君却归,相逢立途次。欲寄故乡言,先询上京事。”对自己来京任职内心显然已有矛盾和疑虑。加之写罢此诗后仅四个月,朱元璋召见作者,面授户部侍郎,他却固辞不受,遂被放还。因而,在他的思家之情中交织有上述的感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也正是因此,他才写出了末尾两句的强自宽慰之词:幸而有几位同院的故友,可与沽酒共饮,一醉京华。其意正是针对暗含于上述节物风光描写中的寡欢、不幸心情而言,而“醉京华”之“醉”,也是为了谴闷宽怀而醉,而非缘欢快而取醉。

猜你喜欢
  • 《公冶长》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五)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六)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七)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 乐府诗《白头吟》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汉]民歌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願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

  • 高考古诗词人物情感(归纳高中常见诗人情感,形象)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考古诗词人物情感,内容包括高中常见古诗人的思想感情,归纳高中常见诗人情感,形象,高考常考诗人的表达思想感情大体。杜甫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陶渊明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陆游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分析

  •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

  • 岑参《相和歌辞·长门怨》全诗赏析

    君王嫌妾妒,闭妾在长门。舞袖垂新宠,愁眉结旧恩。绿钱侵履迹,红粉湿啼痕。羞被夭桃笑,看春独不言。

  • 美食与酒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美食与酒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请问谁还知道赞美酒或食物的诗词,美酒佳肴的诗句,关于美食的诗句。主食类: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

  • 《主人池前鹤·[南北朝]吴均》原文与赏析

    [南北朝]吴均本自乘轩者,为君阶下禽。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稻梁惠既重,华池遇亦深

  • 明清小说之《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内容解读与赏析

    “温酒斩华雄”虽是《三国演义》第5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的一个小镜头,但写得极富声色。作者成功地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写战争,逼真欲现;绘人物,形神兼备。《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往

  • 曹丕 ·济川赋

    临济川之鲁淮,览洪波之容裔。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漫浩汗而难测,眇不睹其垠际。于是龟龙神嬉,鸿鸾群翔,鳞介霍驿,载止载行,俯唼菁藻,仰飧若芳,永号长吟,延首相望。美玉昭晰以耀辉,明珠灼灼而流光。

  • 有关于诺言的名言名句大全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圣人之诺已也,先论其礼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故其诺未尝不信也。 ——《管子·形势》 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 ——《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