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嗟来之食”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曾子闻之,曰:“微与⑧!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释】 ①选自礼记·檀弓下。嗟:含有怜惜的叹呼声。 ②黔敖:齐平公时贵族。 ③袂:衣袖。辑屦:鞋破带落,拖着走路。 ④贸:通“眊”。贸贸然,目光失神,蒙昧不明的样子。 ⑤奉:同“捧”。 ⑥执:拿。饮:汤浆。 ⑦谢:道歉。 ⑧微:非。与:同“欤”。微欤:含有拿不定主意的否定语气。
【今译】 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做饭,以备过路的饥民来吃。这时,来了一个饥民,用袖子遮着脸,拖着破鞋,双目失神地慢慢走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饭,右手拿着汤,用充满怜悯的语气对他说:“喂!过来吃吧。”那个饥民听到后瞪起眼睛望着黔敖说:“我就是不愿吃这嗟来之食,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听了,连连向他道歉,但他还是不肯吃,最终还是死于饥饿。
曾子听说这件事,加以评论:“这恐怕不对吧?别人无礼,当然应该拒绝,但是道歉之后,也就可以吃了。”
【总案】 这位不食嗟来之食的廉士死了。看起来他是死于饥荒,而实在是死于他耿介的秉性。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宁肯死于义而不可死于困厄的自洁精神,便在这则十分简短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不食嗟来之食”这句话,也成为后世许多志士仁人洁身全节的座右铭。
一篇不足一百字的小文章,能够把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及他人的评论交待得这么清楚,能够把三个人物的形象写得如此生动,又能够涉及并表达出比较深刻的人生态度,实属不易。作者所以能做到这些,看来重要的是善于运用对话刻画人物、阐发道理。
-
冬青树,汉朝的宫殿与宋朝诸帝的陵墓都种植它。此诗以“冬青花”为题,有它的特殊意义。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说见到冬青花而一日肠九折。司马迁《报任安书》云:“肠一日而九回。”言悲痛之极。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
定谥芳声远,移封大国新。巽宫尊长女,台室属良人。河汉重泉夜,梧桐半树春。龙輀非厌翟,还辗禁城尘。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夫族迎魂去,宫官会葬归。从今沁园草,无复更芳菲。
-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笔一作剪)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上二句一作千里若在眼。万里若在心。)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
大雅·荡之什 荡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曾是强御,曾是掊克
-
[越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衷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
-
上片自写心境,构画出一个浪迹江湖的奇士形象,目的是写他豪放不羁的生活和心中的不平。首二句就奠定了全词格调。“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皆以古人自比。钓鳌种瓜,本属隐居人的事,而皆有出典。 从“重来吴会”两句看出作者是重游故地:“三伏
-
陆游 九月十九柿叶红,闭门学书人笑翁。 世间谁许一钱直,窗底自用十年功。 老蔓缠松饱霜雪,瘦蛟出海拿虚空。 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 陆游这首题为《学书》的七律,开始以第一、二两句,在读者眼前
-
别后休论信息疏,仙凡自古亦殊途。蓬山路远人难到,霜柏威高道转孤。旧赏未应亡楚国,新诗闻已满皇都。谁怜泽畔行吟者,目断长安貌欲枯。
-
《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
交友类名言赏析《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