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选四)》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选四)》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

分明归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意入灯花。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姜夔以词著称,但他的诗也很负时誉,早年学江西派,后转而学唐人,这几首七绝就属于这类作品。宋光绍宗熙二年(1191)冬,姜夔冒雪访范成大于石湖,为作暗香、疏影词,范以歌女小红相赠。除夕之夜,姜夔乘舟回湖州,途中作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绝句。杨万里盛赞这组绝句“有裁云缝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直斋书录解题引杨万里语)。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第三、第四、第七首。

其一:写归途水上所见。作者来石湖时是大雪纷飞,而回归苕溪时积雪已大半消融,“细草穿沙雪半销”,诗人从穿沙冒雪而出的细草上,悟识到飘游在外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一股温馨的感情催促他赶回苕溪与家人欢度除夕。在经过苏州附近太湖之滨的吴宫遗址时,暝色深浓,烟水迷茫,一片荒寂,更感到水行“迢迢”,归途漫长。想起万家团圆守岁的情景,对照扁舟夜行的自己,不能不感慨倍增。作者没有明白抒写内心的感情,却接以“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二句,继续描绘沿途所见。石桥边的竹林里,飘来梅花的清香,却看不见梅花的幽姿倩影,一方面是因夜色的朦胧,同时也是由于竹林的掩映。飘吹过石桥的梅香沁人心脾,它使寂寞者的愁苦得到消解,孤独者的心灵受到抚慰,若有所失者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它不慕繁华,甘居穷乡僻壤,深藏竹林之中,深夜苦寒,自吐芬芳。这是写梅花,但又何尝不是作者借梅花而为自己写照!这与“但怪得、竹里疏花,香冷入瑶席”(暗香),“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疏影),都是同样的落落寡合,清冷自持,内在的契合,不由自主地在梅花身上注入了自己的风神和韵致。刘熙载艺概里说得好:“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其三:写船上所闻。与上一首诗相比,角度有了大幅度的变化,由外向的广阔的景象描绘,转而仅就舱中见闻进行描写。“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小舟夜行,作者躺卧舱中,原可入睡,但因舟子的互相传语、呼唤而难以成眠。黄帽,指驾船的舟子。汉书·佞幸传记载邓通曾以“濯舩为黄头郎”,颜师古注:“刺舩之郎皆著黄帽,因号曰黄头郎也。”深夜行舟,万籁俱寂,除了舟子的偶尔唤呼之外,就是下篙入水时冰层破碎的窸窣之声,与上一首诗所写的“雪半销”相呼应,表明水中的冰层单薄易碎,暗示了旧冬虽仍残存,但春气毕竟在悄悄萌动,厚厚的冰块巳渐渐融解为飘动的流冰,细细的碎冰声里洋溢着微微的暖意。船尾的客灯由于风的吹拂而发出晃动声,微弱的灯光也在不定地闪动。这舟子的唤语声,投篙碎冰声,风吹客灯的摇晃声,组合成一支水乡的小夜曲,它使诗人沉浸到往昔的追思之中。夜色是模糊的,而回忆却清明如水,这小舟夜行的情景,分明与多少年前一样:“记忆江南,落帆沙际”(征招),来来去去,都是江南旧相识。在摇荡不定的客灯影里,依稀看见了“分明旧泊江南岸”,同时也映照出自己漂流落魄的一生,当年是温煦的春风吹摇着舟尾的客灯,也曾有过美好的梦,而今是除夕夜归,虽然景象如旧,但内心却蕴含着多少“零落江南不自由”(忆王孙)的辛酸!

其四:写心中所思。就诗的本意是写自己怀念苕溪的家人,在写法上却侧重从家人一方着笔,有如杜甫的月夜诗。“千门列炬散林鸦”句极写除夕之夜的灯光盛况,千家万户,点燃灯烛,亮同白昼,林间栖歇的乌鸦以为天明而纷纷飞起,诗人想象中的家乡除夕景象,历历如同目睹,洋溢着喜庆节日的气息。作者如此重彩浓墨地渲染,实是为下文反衬,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儿女相思未到家”,先写除夕之夜儿女对自己的思念,照一般习惯,在外作客的人,一般都在年终岁底赶回家乡,最迟也得赶回来共度除夕,与家人团聚,小儿女在除夕之夜会因他的迟迟不归而焦虑、担心,全家的团圆之筵也因他的不在而举座不欢。下面再接以“应是不眠非守岁,小窗春色入灯花”二句,进一步写家人对自己的思念之情。传统习惯,除夕通宵不睡,称作守岁,但今年除夕通宵不睡,倒不是为了守岁,而是因为他“未归家”,所以还在苦苦等待,直至新的一年的曙光照进了窗花。一夜的相思,一夜的等待,真挚动人,而这一切又都从作者想象中写出,更深一层地反映了作者的相思深情。

其七:写夜过垂虹。作者庆宫春词小序中说:“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诗先从太湖写起。笠泽是太湖的别名,茫茫,形容太湖烟水的浩渺无际,眼光进一步向水天相接的远处望去,雁影依稀隐约。水天的空阔,更衬比出雁影的微渺;人间的茫茫,漂转的个人身世,是雁,也是人!“玉峰重叠护云衣”,积雪未融的山峰耸立云天,似乎在抚弄绕护空中的云丝,诗境也从空茫转为高远。“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长桥,指吴江利往桥,宋仁宗庆历八年所建,吴郡图经续志(中)记载:“东西千余尺,用木万计,萦以修阑,甃以净甓。前临具区,横截松陵,河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也。……桥有亭曰垂虹。苏子美尝有诗云:‘长桥跨空古未有,大亭压浪势亦豪。’非虚语也。”深夜穿过著名的垂虹长桥,进入茫茫太湖,四野无声,长桥寂寂,春寒漠漠,天地空茫,唯有自己的一叶扁舟悄然飘行于渺渺湖波之上,一种感慨今古俯仰乾坤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这四首诗,叙写了诗人绍熙二年除夕夜自石湖回归苕溪的情景,所谓“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庆宫春),表现了诗人那特有的情思幽韵,以及潇洒孤高翛然出尘的风神人品。全诗以烟水吴宫、竹里梅花、春风客灯、雁影稀微等景物稍稍布缀,虚虚点染,就自然地收到“韵度欲其飘逸”(白石道人诗说)的效果。

猜你喜欢
  • 松下幸之助《宽容之乐》原文

    宽容之乐 ◆ 松下幸之助 你爱吃鱼,我爱吃肉,虽然嗜爱的各有不同,我们还是上桌共食。倘若每个人都尝到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大家会感

  • 三级古诗词考级手册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三级古诗词考级手册,内容包括古诗80首考级表,不要诗,要空白表格,《一次古诗考级》作文怎么写,请问三年级下册古诗考级的古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一楼的没看到别人要的是表么~··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小学生语文大纲必背古诗80首安排表一年级上学期:七步诗 咏鹅 敕勒歌一年级下学期:

  • 白居易《寒食》全诗赏析

    人老何所乐,乐在归乡国。我归故园来,九度逢寒食。故园在何处,池馆东城侧。四邻梨花时,二月伊水色。岂独好风土,仍多旧亲戚。出去恣欢游,归来聊燕息。有官供禄俸,无事劳心力。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

  • 赞美大自然古诗词(赞美大自然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美大自然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大自然的诗句,赞美大自然诗句(四季都适用),描写大自然的古诗。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

  • 《谏太宗十思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 (1)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 ;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於明哲乎 (3)

  • 李贺《长平箭头歌》全诗赏析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访古汍澜

  • 古代爱情诗词 凄美伤感的古诗词精选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

  • 唐宋词之《范成大《水调歌头》》原文、鉴赏和赏析

    范成大《水调歌头 ① 》范成大 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

  • 韩愈《送李翱》全诗赏析

    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出处】唐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 》 【译注1】奉劝那些痴情而年幼无知的女孩子,要记住,千万慎重啊,切切不要将自己的洁白身子轻易地许给别人。这确是警语格言,对幼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