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至乐乎”注释、译文和感悟
【注释】 ①至乐:无上的、最大的快乐、活身:养生、保命。据:安,止。恶(wù):厌恶。②夫:语气词。所尊、所乐、所下、所苦:以什么为尊、为乐、为下、为苦。③疾作:快速、拼命劳作。善否(pǐ):亨通、阻滞。④惛惛(hūn):糊涂,迷糊。
【译文】 天下有没有极端的快乐?有没有可以养生、保命的方法? 如果有的话,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回避什么、保持什么,趋向什么、远离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 天下人所看重的,是富有、尊贵、长寿、美名;所喜欢的,是身体舒适、饮食丰盛、服饰漂亮、色彩绚丽、声音悦耳;所看不起的,是贫穷、卑微、短命、恶名;所苦恼的,是过不上安逸的日子、吃不好、穿不好、没有想要的娱乐。如果得不到这些,就忧伤、恐慌;为了形体而这样,就愚蠢了。富有的人,拼命工作、劳苦身心、疲惫不堪,只顾积累财富而无暇享乐;为形体而这样,就是外行了(外身心)。尊贵的人,夜以继日,老是想着如何亨通而不落败运,难免焦虑;为形体而这样,就疏远了身心。人生,与忧患同在。老而不死、昏昏噩噩(è),整天忧愁烦心,何苦呢!
【感悟】 至乐无忧。如何才能够做到呢? 无为。
庄子认为,无为是最大的快乐,无为才能无所忧虑、无所畏惧。世俗的所谓富、贵、名、寿,都是违背自然的有为,都是不可取的。而所谓“无为”,就是“自然”。
-
《梅花·甘州落梅》咏梅花诗鉴赏 吴震是花光、
-
《君子所贵在守道,不在求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所贵在守道,不在求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李豫章《三事遐真·征圣章》,重道立德类名言句子
-
周致尧孤帆夜落石桥西,桥外青山入会稽。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一春衰谢怜皮
-
孟子曰:“徒 ① 善不足以为政,徒法 ② 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一) 注释 ①徒:只,仅。②法:先王之法。 【译文】 孟子说:“只有善良的心,(若没有好制度)还不能治理好国家;有了先王的好制
-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①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②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谙: 熟悉。②蓝:草本植物,其叶可以制做蓝色的颜料。 【词大意】 江南多么美好,我曾经目睹
-
风吹城头秋草黄,仰见鸣鴈初南翔。秋草风吹春复绿,南鴈北飞声肃肃。城下台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鴈将归时。尔来十载空遗迹,飞鴈年年蹊,忆初披荒手植之。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鴈将归
-
《东山》 我徂东山 ① ,慆慆不归 ②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③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④ 。蜎蜎者蠋 ⑤ ,烝在桑野 ⑥ 。敦彼独宿 ⑦ ,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
-
[清] 蒲松龄 席方平,东安人 ② 。其父名廉,性戆拙。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邵 ③ ,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曰:“羊某今贿嘱冥使搒我矣 ④ !”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席惨怛不食 ⑤ ,曰:“我父朴
-
朝罢金铺掩,人闲宝瑟尘。欲知慈俭德,书史乐青春。
-
楚人悲屈原,千岁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