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乌生》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汉]民歌
乌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树间。唶!我秦氏家有游遨荡子,工用睢阳强、苏合弹,左手持强弹,两丸出入乌东西。唶!我一丸即发中乌身,乌死魂魄飞扬上天。阿母生乌子时,乃在南山岩石间。唶!我人民安知乌子处,蹊径窈窕安从通?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射工尚复得白鹿脯。唶!我黄鹄摩天极高飞,后宫尚复得烹煮之;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钓钩尚得鲤鱼口。唶!我人民生各各有寿命,死生何须复道前后。
乌生属汉乐府中相和歌辞·相和曲。 宋书·乐志云:“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并且说:“凡乐章古辞,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可知此篇为汉代民歌。相和曲使用的乐器有笙、笛、节、鼓、琴、琵琶等,这是一种以汉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的乐曲。
这首歌辞共二十句,五言、七言、九言句式交错递进,每四句可能是一个乐段,当中嵌以叹辞“唶(jie)!”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回肠荡气之感。诗的前八句叙述了“乌子”在秦氏桂树间被荡子弓弹射死的过程。其中描秦氏荡子持什么弓弹,如何射杀乌,相当具体,颇为生动形象。乌是“端坐”桂树间的,并没啄豆食麦、惹事生非;而荡子持弹射乌时,又是接二连三,必欲置之死地,这就使“乌死魂魄飞扬上天”,成为无可幸免之事。中间十句说明受迫害是无可逃避的。从乌之死联想到乌子似乎是不该飞到秦氏桂树间,如果端坐在“南山岩石间”的老巢中,那里山高林密,草埋小径,曲折幽深,人类又何从知道乌子在哪里去弹杀他呢?但是,事实也不尽然;白鹿并没跑到猎肉店前,而是躲在上林西苑中,也仍然被射工射死制脯;黄鹄尽力高飞,入云摩天,也逃不脱为后宫所烹煮的命运;鲤鱼潜形水底,生活在洛水深渊中,也难免为钓钩所钓被人捕食的下场。这一连串的事实说明:乌子即使躲在南山岩石间的老巢中,也未必就是安全的。这一段从乌子被弹杀,连类而及,举出白鹿、黄鹄、鲤鱼的被人捕食,意在说明一个道理:灾难是无可躲避的,命运是难于逃脱的,无论你藏身多么深密,都不免遭人毒手。最后两句把人生寿夭,委诸天命。这是从前段引出的对人生的深深慨叹。
这首诗的调子较为低沉,是东汉末年那个时代的乱世之歌。一方面社会动乱,战乱灾荒,人民群众灾难深重,时时都有可遭到不测的祸患:另方面,朝廷政治黑暗,外戚、宦官互相倾乱,党锢之祸,广为牵连,官吏文人动辄得咎,他们大都有一种恐惧不安的心理。这首诗就反映了这种祸福难测而又无可奈何的社会情绪。其中充满了诗人的联想和想象。特别是从对荡子弹射乌子的具体描写中,我们又可看到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诗的本质是抒情的,但这首诗却采用了说理形式。说理使抒情更强烈,更深刻,而抒情又使得说理更生动。这种表达方法增加了诗的感染力量。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
-
白石二十多岁时,在合肥有过一段情缘,后来分手了,但白石对旧日情人始终恋恋不忘,这成为他心灵深处永远的悲哀和伤痛。所谓时间能冲淡一切的说法并不适用于至情至性之人,余于白石尤然。从此词看,白石所恋似是姊妹二人,句中出现“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可
-
有没有一款app是可以播放古诗词的(有没有什么软件可以听古诗,比如《出师表》什么的,循环,不用自己)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没有一款app是可以播放古诗词的,内容包括有没有什么app软件是关于古诗词的,有没有一款APP是古诗唱出来的适合学龄前儿童学习的,百有没有那种APP是可以在手机屏幕上放置一块每天更新名言名句或。我这里有两个推荐,一个是古诗文网,电脑网页百版和360手机助手上都能下载,其他的手机助手我就不知道了。这个貌似目前不支持离线朗诵,只能复
-
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 终日谁来! 金剑已沈埋
-
谢堂新句入清歌,雨箔风帘有燕过。未免芳辰叹心赏,始知犹患陆才多。
-
【原题】:汪发强中见遗佳篇笔势高妙且从仆求诗以归辄为此数句
-
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
作者简介 吉行淳之介(1924— ) 日本战后第三批新人派代表作家。生于冈山市桶屋町。父作家,母美容师,妹演员、诗人。家庭成员对吉行淳之介的文学均有影响。他3岁时随家庭迁来东京。1942年他在麻布中学
-
【原题】:醉中刘道叔尹嗣复李子先垂和予乙巳岁开元寺仁王院咏竹二十八字复依元韵走笔答之
-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诗的前四句用对比的手法,抒写自己飘泊宦游,功业未就的悲叹。“挂冠”,本指指辞官,但这里的挂冠当指致仕返乡,此据上下诗意可知。后二句笔锋一转,感叹自己的仕宦未遇。诗人以飞转的蓬草和浮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