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黄庭换鹅”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太平御览卷二三八引晋中兴书 (南朝宋·何法盛撰):“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王) 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晋书·王羲之传:“又山阴一道士,养好 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 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释义用法晋代王羲之 (字逸少)善书法,又爱鹅。曾以书写黄庭经 (一说道德经) 换取山阴道士养的一群鹅。后以此典指书法精妙或指文人的洒脱行为; 也借称书法高手或精妙的书法作品。王羲之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用典形式
【换鹅】 宋·陈与义:“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清·丘逢甲:“古洞沉沉访老君,换鹅谁写五千文。”清·沈朝初:“闲来垂钓常忘饵,病后慵书不换鹅。”
【笼鹅】 唐·李白:“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鹅经】 宋·苏轼:“一纸鹅经逸少醉,他年鹏赋谪仙狂。”
【右军鹅】 唐·张祜:“唯精左氏传,不养右军鹅。”
【白鹅书】 元·萨都拉:“天上已无金马诏,人间空有白鹅书。”
【觅鹅群】 明·高启:“不从道士觅鹅群,薰沐清朝谒老君。”
【换经鹅】 元·马祖常:“呦呦呼伴鹿,唼唼换经鹅。”
【换黄庭】 元·耶律楚材:“素扇自甘赎碧笠,玄鹤不肯换黄庭。”
【换鹅手】 宋·黄庭坚:“摩拂幼妇篇,惭非换鹅手。”
【换鹅文】 明·高启:“临池书罢换鹅文,余墨犹堪写此君。”
【换鹅帖】 宋·张孝祥:“须君换鹅帖,更叙山阴贤。”
【换鹅经】 宋·苏舜钦:“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今存瘗鹤铭。”宋·黄庭坚:“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换群鹅】 唐·杜牧:“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清·王夫之:“催花看尽发,谁与换群鹅。”
【惜鹅群】 唐·刘长卿:“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博白鹅】 唐·韩愈:“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宋·陆游:“佩刀但可偿黄犊,作字安能博白鹅?”
【鹅群帖】 清·黄鷟来:“何时临得鹅群帖,字遍春城降雪纱。”
【山阴书罢】 宋·黄庭坚:“想见山阴书罢,举群驱向王家。”
【书经爱鹅】 唐·卢纶:“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学溪老鹅】 宋·黄庭坚:“学书但学溪老鹅,读书可观樵父歌。”
【挥翰邀鹅】 唐·陆龟蒙:“斋心曾养鹤,挥翰好邀鹅。”
【黄庭换鹅】 唐·李白:“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换取黄庭】 宋·陆游:“会稽内史如相遇,换取黄庭一卷经。”
【鹅归逸少】 唐·李商隐:“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山阴道士鹅】 宋·黄庭坚:“为君写就黄庭了,不要山阴道士鹅。”
【内史写黄庭】 宋·陆游:“曾伴翰林游赤壁,仍邀内史写黄 庭。”
【书邀道士鹅】 宋·黄庭坚:“诗入鸡林市,书邀道士鹅。”
【挥帖致白鹅】 宋·陆游:“解刀尚可谋黄犊,挥帖无由致白鹅。”
【将鹅与右军】 唐·薛涛:“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
【笼归忆右军】 明·高启:“击乱思常侍,笼归忆右军。”
【笼随王右军】 唐·杜甫:“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鹅费羲之墨】 唐·杜甫:“鹅费羲之墨,貂余季子裘。”
-
《墨子·亲士》是古代思想家墨子的作品之一。这篇文章传递了墨子反对亲族主义的思想。他主张以道义原则作为选择朋友的标准,而不是以血缘关系。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墨子通过举例论述亲族主义的弊端,强调了人们应该以德行来评价一个人,并倡导了公正、坚持真理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这篇文章内容深刻,思想精辟,对于当代社会也有启示意义。
-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出处】唐岑参《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 【意思】 适值清秋, 怀念友人,独自徘徊在寒凉的夜里。空旷的山林松子零落,推想远方的 朋友当也在今夜
-
国学名句“病已成而后药之,敌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出处和解释
【名句】病已成而后药之,敌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疾病已形成才去治疗,祸乱已形成才去治理,就像临渴掘井,要战斗了才去制造武器,不也晚了吗!说明对于疾
-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
破屋那堪急雨淋,且欣断港运篙深。老农定向中宵望,太岁今年合守心。
-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作品赏析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诚
-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此诗题为《咏筝》,但它不是一首描写筝这种乐器的咏物诗,而是写听人弹筝。诗末句云:“宁知颜如玉”,可知弹筝者是位女性,大概是
-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作者: 刘增山 【原文】: 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
-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