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立法的名言名句大全
——墨子·法仪
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
——商君书·壹言
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
——[东汉]王符潜夫论·断讼
心恶者,虽小必诛,意善过误,虽大必赦,此先王所以立法之本也。
——[晋]傅玄傅子·法刑
术以神隐成妙,法以明断为工。
——[北齐]刘昼刘子·法术
发号施令,若汗出于体,一出而不复。
——[唐]吴兢贞观政要·赦令
凡法始立必有病。
——[唐]韩愈钱重物轻状
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宋]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立法之初,贵乎参酌事件,必轻重得宜,可行而无弊者。
——[清]陈宏谋从政遗规
立法之人,必先经磨炼,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大小上下,源委重轻,无不了然于胸中者,然后推而出之,乃能稳惬人情也。
——[清]洪仁玕资政新篇
为政最重要的一个规律是: 一切政体都应订立法制并安排他的经济体系,使执政和属官不能假借公职,营求私利。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立法权,不论属于一个人或较多的人,不论经常或定期存在,是每一个国家中的最高权力。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
立法之权必须委之于全体人民,或人民的一部分,或委之于一个人。
——[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一个良好的立法者关心预防犯罪,多于惩罚犯罪;注意激励良好的风俗,多于施用刑罚。
——[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类制定的法律是我们行动的指导,所以应该是戒律,而不是劝说。
——[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常常有立法者,打算要纠正一个弊端,便只想到纠正这一点;他的眼睛只对于这个目标是睁着的,而对于一切弊害则是闭着的。
——[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服从法律的人民就应当是法律的创作者;规定社会条件的,只能是那些组成社会的人们。
——[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立法权,从它的理性原则来看,只能属于人民的联合意志。
——[德国]康德康德的法律哲学
立法者应该考虑的决不是条件的均等,而是在一切条件下的幸福。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立法者没有无限的预见能力,也不能对本身是无穷无尽的事物加以界说的。
——[英国]葛德文政治正义论
立法者的伟大艺术在于非常熟悉他所关心的民族的真正性格,并且发现到底哪种具体的政权组织最能使那个民族昌盛和幸福。
——[英国]葛德文政治正义论
立法者应该想到一个人的真正完美在于毫不利己。
——[英国]葛德文政治正义论
使法律成为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 它应该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民的意志所创立。
——[德国]马克思论离婚法草案
-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月砌漏幽影,风帘飘暗香。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
-
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多情更把,眼儿斜盼,眉儿敛黛。舞态歌阑,困偎香脸,酒红微带。便直饶、更有丹青妙手,应难写、天然态。长恐有时不见,每饶伊、百般娇呆。眼穿肠断,如今千种,思量无奈。花谢春归,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花海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花海”的诗句,形容花海的诗句,关于花海的诗词。1.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2.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3.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
-
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语出《战国策·赵策一》。 春秋时期,晋国有位侠士名叫豫让。他先后投奔大贵族范氏和中行氏,可这两人都不重用他,只把他当作一般的食客看待。于是豫让离开他们,来到另一个贵族智伯那
-
古诗词正侧面描写人的例子(从课外古诗文中举出成功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写人)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正侧面描写人的例子,内容包括从课外古诗文中举出成功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写人,课外古诗词正侧面描写人物相结合的句子,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人物描写(用古文表达)200字。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
-
感遇·其二 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①地气暖,自有岁寒②心。 可以荐③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
昔人鬻舂地,今人复一贤。属余藩守日,方君卧病年。丽思阻文宴,芳踪阙宾筵。经时岂不怀,欲往事屡牵。公府适烦倦,开缄莹新篇。非将握中宝,何以比其妍。感兹栖寓词,想复痾瘵缠。空宇风霜交,幽居情思绵。当以贫非
-
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
明·李流芳 曾与印持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而归 2 。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如镜中复如画中。久怀此胸臆,壬子在小筑 3 ,忽为孟阳写出 4 ,真是画中矣。 1“孤山夜月图”为程嘉
-
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作品赏析【鹤注】明皇以广德二年三月葬泰陵,诗云“园陵白露中”,又曰“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