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书》
间书
间书堪称中国古代的间谍史话,清代朱逢甲编著。成书于咸丰五年(1855)。当时正值爆发大规模的苗族和各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大起义,作者本人也在贵州普安等地参与镇压起义,面对着声势浩大的起义大军,鉴于“城屡陷,官屡殉,饷则匮矣,兵则恇矣,练则不教之民矣”,遂撰此书,旨在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该书原稿由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保存,发表于日伪时期的中和杂志,1979年群众出版社据中和杂志转载标点、校注并加译白话文出版,颇便研习。间书以作者本人的言论为纲,引用我国古书中经、史、子、集记载论述和事例为目,并加以印证,阐述了我国古代间谍的性质、任务和使用方法尤,以使用方法论述最详。作者历数古代兵书如孙子兵法、吴子、太公六韬、李卫公兵法等都十分重视使用间谍,认为只有使用间谍,才能预知敌人的情况,才能离间和瓦解敌人的力量。并且强调要使用间谍,则必须通晓古今有关使用间谍的论述、古今进行间谍活动的策略,以及千变万化、精细奥妙的方法。认为论述使用间谍的方法最为精粹、详细而透彻者,当推孙子兵法·用间篇所举出的“五间”,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其中“乡间”,指利用同乡关系去从事间谍活动;“内间”指利用在敌人内部做官任职的人员进行间谍活动;“反间”指利用敌人的间谍来进行间谍活动;“死间”指用犯罪的人做间谍,必要时可以牺牲间谍来达到我方目的;“生间”指选择精明强干的人做间谍,既进行了间谍活动,又能活着回来报告情况。指出五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其中反间是根本,是进行间谍活动的关键所在。作者用大量篇幅,例举考察了古往今来使用间谍获得显著成功的事例,说明其成功的奥妙在于将上述使用间谍之法神机妙算、灵活变通、周到细致地加以适用。本书史史翔实,内容丰富,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使用间谍的各种方法,全面的探索了我国古代间谍史话,对研究我国古代间谍情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
-
玉闺红全传 明金陵文润山房刊本《玉闺红全传》正文书影 民国丽华出版社铅印本《玉闺红全传》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一名《玉闺红》。原六卷三十回,现存二卷十回。题“东鲁落落平生撰”,其生平不详。成
-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永日无馀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
-
【原题】: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八皇帝南郊回御楼将索扇奏隆安之曲
-
10·1 孟子曰:“伯夷 ①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 ② ,横民之所止 ③ ,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 ④ ,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 ⑤ 。当纣之时,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陆龟蒙·野庙碑并诗 碑
-
《菊花·菊花》咏菊花诗鉴赏 徐夤桓景登高事可
-
现在让我们准备来观察和欣赏一位东方学者自述的快乐时刻吧。十七世纪印象派大批评家金圣叹在西厢记的批语中,曾写下他觉得最快乐的时刻,这是他和友人在十日的阴雨连绵中,住在一所庙宇里计划出来的。下面便是他自己
-
(唐)张继 天宝承平奈乐何①,华清宫殿郁嵯峨②。 朝元阁峻临秦岭③,羯鼓楼高俯渭河④。 玉树长飘云外曲⑤,霓裳闲舞月中歌⑥。 只今惟有温泉水, 鸣咽声中感慨多。 【题解】 此诗系作者于安史乱后重回长安
-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名言: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注释: 恃: 依靠, 寄希望于。 句意: 用兵的法则, 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 而要依靠我们对敌人有所准备; 不要寄希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