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君子行》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晋]陆机
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休咎相乘蹑,翻复若波澜。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朗鉴岂远假,取之在倾冠。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君子行为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乐府解题说: “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细味陆机此诗,可知其主旨既是对古辞的继承,同时又融入了作者自己对仕途艰险的深切体验。当作于陆机因吴亡入洛之后,由陷入“八王之乱”而死之前。所以,诗中还有“君子防未然”的自信,反映出他陷入政治斗争漩涡之后,虽有某种觉醒却仍存侥幸的心理矛盾。
全诗共二十句,前十二句,写人道艰险。起首两句以“天道”和“人道”对举,以哲理统领,使诗歌一开始就给读者以理趣。“天道”、“人道”则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概念。 “天道”指自然法则; “人道”,指人的处世关系和方法。自然法则平夷而简约,人事却就险而难了。接着诗人就把重点落在“人道险而难”上进行淋漓尽致的发挥。“休咎”,指吉祥和灾祸; “相乘蹑”,即相因相随。而其变化则如波澜之翻复,刹那之间,或因祸得福,或求福得祸。 “去疾”以下四句,再用比喻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意谓离开邪恶苦于不远,在真伪难辨的“疑似”之间,往往把行善误认为作恶,就是(古代“实”与“是”通)产生祸患的原因。这就像“近火”本该认为你适宜“热”,踏在冰上岂能说你讨厌寒冷呢?然后,再用历史事实,进一步挖掘原因。“掇蜂灭天道”,典出刘向说苑,指周宣王大臣尹吉甫疑子成灾事。据说尹吉甫有妻妾二人,各生一子,妾为己子立成太子,就捉一只蜂,摘去毒针,放入衣领,骗妻之子捕杀,以此向尹吉甫谗谄妻之子戏弄她,尹吉甫远看,信以为真,致使妻之子羞惭自杀,事后才知道真像。“拾尘惑孔颜”,典出吕氏春秋,据说孔子周游列国,走到陈、蔡两国交界处,七天没饭吃。颜回找点米煮饭,先吃一点,孔子很不高兴,颜回解释自己吃的炉灰沾的米,孔子才知道是误会。 “逐臣”两句是承上抒发感慨。 “尚何有”与“焉可叹”为互文,意思是由上述历史故事来看,放逐的大臣和抛弃的朋友还有什么值得叹息呢?父子、师徒尚且误会,君臣、朋友之间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八句,照应首两句,展开议论。其中“福钟”四句为直接议论, “钟”与“集”和“兆”与“端”都是同义词; “损”与“益”为互文。意谓福祸均有先兆和发端,天道之损益非人力所改变和推辞,但是, 人道之损益还有能够改变的乐观前程。“明鉴”两句义转为类比议论,意谓“明鉴”要时常放在身边,一旦帽子倾斜,可以及时借鉴纠正,千万不要离身太远,等到紧急借鉴时来不及取。诗的结尾处,又转为对比议论。李善解释说:“言小人近情,苦自信而遇祸;君子远虑,防未然而蒙福”。真是一言破底,深得此诗结尾议论之奥妙。
陆机君子行是借乐府旧题而写的哲理诗,它运用多种诗歌的艺术技巧,融议论、抒情和形象为一体,阐发了老庄祸福相倚和儒家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的思维方式,焕发着朴素辩证法的光彩,特别是强调人的能动性在社会政治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尤为启迪人们避祸远害的良方,在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
登柳州城楼寄漳、廷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
成相 请成相①,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②。人
-
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常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唯应衔果雁,相送至衡阳。
-
【原题】:危大著出守潮阳同舍饯别用社工部北风随爽气南斗近文星分韵赋诗得北字
-
寒雀喧喧冻不飞, 绕林空啅未开枝。 多情好与风流伴,不到双双燕语时。 这首咏梅诗,采用间接的写法,以寒雀喧噪,望梅早开,春早到,双双燕语风情,借以衬托梅花不只娱人而也感物,颂扬梅花美的诱惑力,从其报春
-
袍中诗 作者: 开元宫人
-
东川已过二三春,南国须求一两人。富贵大都多老大,欢娱太半为亲宾。如愁翠黛应堪重,买笑黄金莫诉贫。他日相逢一杯酒,尊前还要落梁尘。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慕巢尚书书云室人欲为置一歌者,非所安也。以诗相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夸美女美男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美男、美女的诗句,描写美男美女的诗句或名句,形容俊男美女的诗词语句。杨贵妃 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
-
【注释】: 第 353 页[①]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又,案,即古“椀”(碗)字。 第 354 页[②]会:能。这句是说一个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 第 354 页[③]安能:怎能。蹀躞(diéxié叠谢):小步行走的样子。这句是说怎么
-
勾芒司节令,鹑火中星规。广陌消尘雾,重城集宴嬉。仙韶闻玉琯,实焰列琼枝。万国同嘉会,胥庭即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