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有兄仲同居[3]。以訾为骑郎[4],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5],无所知名[6]。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7],不遂[8]。”欲自免归[9]。中郎将袁盎知其贤[10],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11]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12]。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13]。”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14]。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15]

【段意】 本段叙述张释之的出身及早年经历。他因多年不得升迁,又加之“减仲之产”,想辞官归家。中郎将袁盎怜惜其才,请升补为谒者,终于挽留了他。后来,张释之在殿上纵论秦汉间盛衰兴亡的历史教训,受到汉文帝的赏识,被升迁为谒者仆射。

字数:326

[1]廷尉:官名,九卿之一。执掌辟刑的最高长官。
[2]堵(zhe)阳:县名。在今河南方城东六里。
[3]仲:古人有以排行为表字的。仲,是老二,释之字季,是老三。同居:在一起生活。
[4]訾:通“赀”,家财。骑(ji)郎:官名。皇帝侍卫,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全句说,因家财殷实得选为骑郎。按当时家财五百万钱以上者可以任郎官。
[5]调(diao):升迁。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孝文帝三年“中郎将张释之为廷尉”。与此不合。
[6]无所知名:没有人知道他。
[7]宦:做官。按因为当时做郎官车马服饰必须自备,所以有“减仲之产”的话。
[8]遂:安,满意。
[9]自免归:自动要求免职回家。
[10]中郎将:官名,统率皇帝侍卫的官员。袁盎:此时是张释之的上级。事详袁盎晁错列传。
[11]徙(xi):迁调。谒(ye)者:官名,掌管接待宾客,通报洽事。
[12]因:趁。前:动词,上前。便(bian)宜:指便国宜民。全句说,张释之趁着新迁朝见的机会,上前陈述便国宜民的事情。
[13]卑:使动用法,下。之:代指所言之事。令:使。可:能够。全句说,把你的话贴近现实一些,不要发太高的议论,要说使当前能够推行的。
[14]久之:许久。
[15]拜:授给官职。谒者仆射(ye):谒者的长官。

猜你喜欢
  • 虚实的写作手法

    写作时,正面地、直接地写是实写,侧面地、烘托性地写是虚写,虚写是为实写服务的。写文章要注意实写和虚写的巧妙结合,如果虚实安排得当,就会虚实相生,使实写的对象更加鲜明、突出,全篇富于变化。 文章可以有:

  • 描写悲秋的七绝古诗词(关于悲秋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悲秋的七绝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悲秋的诗句,关于悲秋的古诗词,关于写悲秋的诗句,不要整首诗。《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秋词 》刘禹锡(唐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

  • 杜甫《戏为六绝句》全诗赏析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才力应难

  • 《元信昨日惠八桂酒两尊今日惠莲数头实圆而大赏析》

    【原题】:元信昨日惠八桂酒两尊今日惠莲数头实圆而大云盆池中白莲子也

  • 李贺《湘妃》鉴赏、赏析和解读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江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这首诗正如标题所揭示的那样,写的是神话传说中湘妃的不幸遭遇,以及

  • 白居易《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全诗赏析

    窗白星汉曙,窗暖灯火余。坐卷朱里幕,看封紫泥书。窅窅钟漏尽,曈曈霞景初。楼台红照曜,松竹青扶疏。君爱此时好,回头特谓余:不知上清界,晓景复何如? 作品赏析特谓余:一作时谓余。

  • 张九龄《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全诗赏析

    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操刀尝愿割,持斧竟称雄。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忽枉兼金讯,非徒秣马功。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明时独匪报,尝欲退微躬。

  • 吴婷婷《爱玲说》散文鉴赏

    我要为您说的,还是原时民国的那段事。六月夏时的光景,不下雨是炎热透顶的天,周围是一大片热得发亮的光,连风也是热的。要是下起雨来

  • 《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赏析》

    【注释】:原题: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春燕来巢于舟,有感于作

  • 古文辞类纂《苏子瞻志林 伊尹》全文

    苏子瞻志林 伊尹 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立天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