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心动”注释、译文和感悟
注释
①幡: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②僧:和尚。③云:说。④已:止、罢了。⑤能:惠能,唐代高僧,禅宗南宗的创始人,圆寂后被追谥为“大鉴禅师”。佛教史上称其为禅宗六祖。⑥仁:仁德、道德。⑦心:即精神、意识、思维。
译文
在风吹动幡旗的时候,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和尚说是幡旗在动,两人争论不休。惠能对他们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有仁德的人的心在动。”
感悟
这是佛教禅宗中的著名公案,它表达的意思是:外界事物的运动是虚幻的,只有心是运动的原始动力。这里反映的当然是典型的唯心论思想,但是也能给我们一定的启示。所谓“心”指的是人的思维,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所以有“心之官则思”这个说法。这段文字说明如果人们的思维中没有“动”的概念,便无法认识“动”的事物。思维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确实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因此,加强思维训练,养成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
苏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 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 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
-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 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 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 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
齐己过西塞山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飕。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终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作者简介齐己(863—9
-
东来谁迎使君车,知是丈人屋上乌。丈人今年二毛初,登楼上马不用扶。使君负弩为前驱,蜀人不复谈相如。老幼化服一事无,有鞭不施安用蒲。春波如天涨平湖,鞓红照坐香生肤。AA31鞲上寿白玉壶,公堂登歌凤将雏。诸
-
楚吟李商隐①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②。【注释】①李商隐:见《马嵬》(其二)。②宋玉:战国
-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出处】唐白居易《 白云泉 》 【意思】天平山腰泠泠流淌着白云泉,白云无意舒卷泉水自流悠闲。你又何必奔流飞泻到山下去,推波助澜
-
吴澄这首词题为“和揭浩斋送春”,当是一首“送春”为题的和韵之作。捱过了一冬的枯寒沉寂,突然面对春来的莺语花光,生命便仿佛又被重新照亮了似的,谁都不免会欣喜异常。
-
【原题】:仆读沈约传怒其缓颊卖国发上冲冠然古今人每壮其东阳八篇文辞未有少之者因次卿登楼新什辄效立春体制和且摅所怀云
-
古文观止·王闿运·辨通 直辞【1】女童, 满
-
坐落在北京天寿山的明十三陵,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朱明王朝的象征。当清兵的铁蹄踏上十三陵之后,忠于朱明王朝的人上无不痛心疾首、难以接受此事实。当 时,因抗清而身陷囹圄的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在狱中含泪写下这首被人称作“绝笔’的词作。【疏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