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携手上河梁》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①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②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③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④
【注释】 ①河梁:桥梁。②悢悢(liang liang亮亮):惆怅。③日月:偏义复词,这里取月意。弦望:阴历每月初七、八日和二十二三日月形如弓时叫弦,十五日月圆时叫望。这里以弦望比喻离别与合会。④明德:完美的德性。
【译文】 我们携手走上这座桥梁,游子在暮色之中将去何方?我们徘徊在蹊径之边,心中惆怅不能把话讲。远行之人实在难以久留,临别赠言都表示要把对方想。怎知道将来不像那头顶的明月,既有月缺也会有满月的明亮。我们还是努力提高自身修养,那白头之时就是重逢的时光。
【集评】 明·谭元春:“字字真,所以字字苦;字字厚,所以字 字婉。只此一首,唐人妙手犹费经营,况齐梁小儿乎?”(古诗归卷三)
明·陆时雍:“‘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爱至望外生情。樽酒叙衷,晨风送远,俱无奈语。若酒可解愁,则中山一壶,可敌黄金万镒矣,顾安得此以消别情?”(古诗镜卷二)
清·王夫之:“句无停意,笔无转迹,东京以下不能有此,奚况六代,又奚况唐宗之续蜂腰曳蚓尾者哉!不以当时片心一语入诗,而千古以还,非陵、武离别之际,谁足以当此凄心热魄者?或犹疑其膺鼎,然则有目者多,有瞳者甚少。”(古诗评选卷四)
清·陈祚明:“此别是永无会期,明知之矣,翻言‘弦望自有时’,悲无可解时,且漫作妄想,聊以自愚耳。它何所愿?使君寿考。此意古。”(采菽堂古诗选卷三)
清·王士祯等:“苏、李河梁诗,可与十九首相颉颃。”(师友诗传录二)
清·沈德潜:“此别永无会期矣!却云‘弦望有时’,缠绵温厚之情也。”(古诗源卷二)
清·陈沆:“‘悢悢不能辞’即不能语之谓。天下可语之情,皆非情之至哀者也。”(诗比兴笺卷一)
今·程千帆、沈祖棻:“此诗先说‘悢悢不能辞’,结尾又终于发出‘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这种充满信心、令人鼓舞的话,更见诗人的感情深厚,爱人以德。”(古诗今选)
【总案】 这也是一首咏离别的诗。常言道:“纵有千言万语,但不知从何说起。”这就是“悢悢不能辞”的意蕴所在。诗中既然说到今后“长相思”,看来他们的这次分别恐怕将会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一般地说,人们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一味地说些泄气的话,而一旦超出某个限度,常人就会承受不了。这时思想处于崩溃,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但这首诗并不如此。当吟到“弦望自有时”处,这就好比低调之后的变调,灰暗之中的亮色。虽然今后会面只能在“皓首”之时,但这毕竟是个希望。这个希望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或许会起到精神支柱的作用。
-
適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
【名句】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语出《列子·说符》。大道因为岔路很多而走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到处用功而荒废了年华。说明做学问不能什么都搞,而必须专攻某科,这样才会有所成就。
-
古文观止·先秦文·《庄子》·逍遥游 北冥①有
-
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
-
想说说马谡。京戏里有一出著名的失空斩,或许就是这一出戏,使马谡先生成了中国人几近家喻户晓的人物。常常拿来比喻那些嘴里吹大牛、说大话
-
12月25日 毛泽东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提出“十大军事原则”
12月25日 毛泽东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提出“十大军事原则” : 12月25日到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报告深刻分析了
-
【原题】:李季实以龙鹤山菜饼见惠长句将之吕兄亦有和章借韵答谢
-
究竟那是什么人? 在外面的声音 只可能在外面。你的心地幽深莫测 青苔的井边有棵铁树,进了门 为何你不来找我,只是溜向悬满干鱼的木梁下,我们曾经 一同结网,你钟爱过跟水波说话的我你此刻追踪的是什么? 为
-
今冬,我惹母亲生气了。寒露刚过,我把娘从二姐家接来过冬。她这次来,和往年不大一样,常隔三差五嘟嘟囔囔地埋怨姐和姐夫。她绘声绘色地给
-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出处】唐李商隐《 蝉 》。 【意思】鱼鸟犹疑是惊畏丞相的严明军令,风云常常护着他军垒的藩篱栏栅。 【全诗】 《筹笔驿》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