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作《薛绍彭上清帖》鉴赏
上清帖为薛氏杂诗帖(四帖)之一种。纸本,一卷,纵26.1厘米。四帖全长为303.5厘米。上清帖居第二种。因首句有“上清连年”,故名。
本帖行中带草, 用笔偏于内、圆劲,少间以露锋、出锋。行笔稳而不滞、逸而不飘,收笔多带左下回环势,转角处很少折笔,多用转笔。点画秀润、光洁,结体偏于致密内敛。通篇很少外拓伸展之笔,间架于稳中带有飘逸,无险劲倾急之感。薛字师法羲之,由本帖亦可看出。如帖中的“清”、“亭”、“林”、“怀”、“风”、“坐”等字皆极酷似羲之兰亭。“存”字,也与羲之奉桔帖“存”字相似。章法上,布行疏朗,字大小相差不大。通篇以行体为主,间以草书。虽字与字间直接牵丝连带较少,但能做到笔断意连,仅以第六行为例,如“醉”末笔收尾不直下出锋而是向左带出,与“眼”字呼应,“眼”与“乘”,“乘”与“月”,“掉”与“回”,“回”与“舟”之间也都有类似的笔意连带。从全帖来看,前半篇字偏行,书写缓,后半篇较草,笔势较快。末行及末四短行则近狂草。由于帖从首至未有一渐草、渐快的过程,故帖尾用笔流速与帖首用笔沉稳虽然不同,但观之仍觉和谐,这就如同一支歌曲的旋律,先是沉稳抒情,渐至情感激越,给人以一种感情上有起有伏,有低谷有高潮的音乐美感。
前人对薛的书艺评价较高,石墨镌华称其“书作真行法,皆自晋唐,绝不作侧笔恶态。”宋危素更说: “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若绍彭。” 道园学古录亦云:“米元章、薛绍彭、黄长睿方知古法,长睿书不逮,惟绍彭最佳。”但是由于绍彭字偏圆秀,亦有“惜少风韵”、“微有按模脱堑之嫌”之类的批评。
-
小学生背古诗词什么书好(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哪个出版社的好)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背古诗词什么书好,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好,还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好,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哪个出版社的好,适合小学生背诵的古诗。2012-08 ================== 1 江南(江南可采莲) 2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3 敕勒歌(敕勒川) 4 咏鹅(
-
本文正是因为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才深刻表达了作者的寓意——君臣遇合,才能有所作为。君臣之间必须相互依赖,贤臣不可没有圣君,圣君也须依靠贤臣。韩愈此文写得很含蓄委婉,虽然真正目在于提醒君主重用贤臣,但一直到结束,其真正用意在文中始终没有明确点出。
-
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王母翳华芝。望尔昆仑侧。文螭从赤豹。万里方一息。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处】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译注】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
-
董传策:罗秀山记(节选) 董传策邕巨丽,盖称青罗二山。青山在郡东南,滨江而介通衢;罗山独窈然峙其西北。其名秀,盖以道人罗秀曾居山中炼摄
-
三国两晋南北朝·刘义庆·王汝南既除所生服 亦题《王汝南》。南朝宋志人小说。刘义庆撰。原载《世说新语·赏誉篇》。成柏泉《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选注》、李格非等《文言小说》皆选入。王汝南,即王湛,字处冲。西晋太
-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艳词。坐中把酒人,岂有欢乐姿。幸有伶者妇,腰身如柳枝。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痴。声自肉中出,使人能逶随。复遣悭吝者,赠金不皱眉。岂有长直夫,喉中声雌雌。君心岂无耻,君岂是女儿。君教发直
-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清凉山上望下去,见有不少的人,顺山下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我们《解放日报》的同志,早得了消息,见博古、定一同志相约下山,便也纷纷跟了下来,加入向东的人群,一同走向飞机场
-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