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欧阳修《晚过水北》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欧阳修《晚过水北》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欧阳修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

此诗写作年月不可考。据推测,可能是明道二年(1033)至景祐三年(1036)间的作品。当时诗人为亲友死丧、政途多舛而往返奔波,其沉重的心情与板滞的诗境相吻合。

“寒川消积雪”,川上存雪,已见水之涸结,又分别为“寒”与“积”修饰之,足见冰之冷雪之厚,突出了河川的冷彻和冷峻的特质。冰川积雪形象的刻画,点出了时间与地点,亦给人以静寂、凝重的感受。“冻浦渐通流”,“浦”是河川交汇之处,本不易结冰而竟被冻封,可见全川之冷寂。水浦既易“通流”,诗句又偏偏以一个“渐”字现其“通流”的缓慢之状,这就从反面着笔,刻画出冰川冻结的硬度,给人以春意跚跚而寒意浓烈的沉闷、滞结之感。“日暮人归尽”,展现的是冰川所经之地的冷落、萧瑟景象:太阳似乎消融了自身的热量,在寒气的逼急之下渐至西沉;人亦为冷风所驱尽,剩下的只有笼罩冰川的一片昏然暮色。这一画面的出现,从广度上渲染出冰气寒风的肆虐,给人以强烈的压抑之感。“沙禽上钓舟”是冰川之上的特写镜头,其境其物,耐人寻味。沙洲之鸟借舟而宿,自因栖息之地为冰所封,偌大的空间无以存身;沙禽登舟竟为“上”状,既因寒气的袭击而有翅难飞,亦为冰高齐舟、举足可上而有翅不必飞。这一反常现象的刻画,形象地反映了冰川寒气的波及度和危及情,给人以彻骨的孤冷之感。它与日沉人尽的面上之景相映照,从上与下两个层次上陪衬冰川之貌,构成一幅立体的板滞、凝重、冷峻的寒川晚景图。

  • 上一篇: 复辞- 修辞艺术
  • 下一篇: 祭煤窑神节
  • 猜你喜欢
    • 横行胭脂《必有人重写爱情(组诗)》

      重逢之年二十年前,我们初恋的时候我们沿着这条乡村公路散过步二十年后,我们重逢我们沿着初恋的乡村公路散步都是春天的黄昏,只是隔了二十

    • 《荆州之川日江日汉日沱潜日三虀其泽日云梦汉赏析》

      【原题】:荆州之川日江日汉日沱潜日三虀其泽日云梦汉志谓三虀在江夏竟陵即今之景陵复州是也春秋传楚子与郑伯田於江南之梦与云自不同渡武昌道汉阳至复州非冬晴水涸则渺漫极目乃三虀之尾所谓梦泽也已己二月春水未生行蒲稗间累日将至景陵望孤城盖大法中这环堵州

    • 骈文《《文选》序》原文、注释和解析

      式观元始,眇觌玄风 〔1〕 。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 〔2〕 ,世质民淳,斯文未作 〔3〕 。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 〔4〕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 〔5〕 ,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

    • 欧阳修《枨子》全诗鉴赏

      嘉树团团俯可攀,压枝秋实渐斓斑。朱栏碧瓦清霜晓,粲粲繁星绿叶间。

    • 刘禹锡《登清晖楼》全诗赏析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 杜甫《返照》全诗赏析

      返照开巫峡,寒空半有无。已低鱼复暗,不尽白盐孤。荻岸如秋水,松门似画图。牛羊识僮仆,既夕应传呼。

    • 国学名句“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出处和解释

      【名句】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语出唐代杜甫《江汉》诗。自古以来存养老马,并不是指望它去长途跋涉。作者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已经年老,但仍具有为国家效力所需要的才智。诗句流露出对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 《尤侗·悔庵铭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尤侗·悔庵铭并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语云:“

    • 曹植 ·与杨德祖书

      植白: 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

    • 初中古诗词的朗读录音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古诗词的朗读录音,内容包括初中古诗录音mp3下载,求人教版初中的所有古诗mp3朗读文件,哪里有初中语文人教版的古诗词的朗读音频文件可以下载。1)初中古诗文朗读MP3(人教版新课标_全)http://bbs.pep.com.cn/thread-232404-1-1.html2)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