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醉太平·叹子弟(寻葫芦锯瓢) 鉴赏、赏析和解读
无名氏
叹子弟
寻葫芦锯瓢,拾砖瓦攒窑,暖堂院翻做乞儿学,做一个 莲花落训道。戴一顶十花九裂遮尘帽,穿一领千补百 衲藏形袄,系一条七断八续勒身绦。这的是子弟每 下梢①。
【注释】①下梢:下场,结局。
【鉴赏】此曲所叹的是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想当年,这个富家子弟 住的是深宅大院,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然而,繁华梦短,好景不长。后来他的家中遭受变故,父母去世,家产丧 尽,又不会营生,结果沦为乞丐。
他沦为乞丐连一个讨饭碗也没有。他万般无奈,只好忍着饥饿,去寻 找葫芦锯一个讨饭瓢,以便沿街乞讨,聊以糊口。他在外乞讨,常遭风霜 雨雪的侵袭,使他觉得没有庇身之所断然不行。于是他捡来一些断砖碎 瓦,在山边洞口堆砌成墙,聊作栖身之地。今日的风雪冻饿之苦,必然使 他想起往日花天酒地的生活。他深深慨叹昔日的暖堂大院正是一所孳生 乞丐的学校。时至今日,他百无一能,只有做个教唱莲花落的师傅。他 既有悔恨,也有深思。他的现身说法,可以警戒今日的富家子弟,不要重 蹈自己的覆辙。
他沦为乞丐后,不仅吃残饭、住破窑,而且衣着也破烂不堪。他头戴 一顶十处花纹九处裂的遮尘帽,身穿一件补丁叠补丁的藏形袄,腰系一条 打了七八个结的紧身带。这分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乞丐形象。曲的结尾给 富家子弟敲响了警钟:“这的的确确是富家子弟的下场和结局。”全曲以 “下梢”收笔,可发人深省。
-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作品赏析【注释】: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
-
【原题】:客有至自京师言诸公春间多会于元伯园池因念昔游辄形篇咏
-
从前看见清朝几件重案的记载,“臣工”拟罪很严重,“圣上”常常减轻,便心里想:大约因为要博仁厚的美名,所以玩这些花样罢了。后来细想,殊不尽然。 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暴君的暴政,时常还不能餍足
-
假如整个世界和爱情永驻青春 每一个牧羊人的誓言句句真诚, 这些美妙的欢乐便会打动我的心房, 来和你一起生活,做你的新娘。 黄昏逐着羊群从田野进了羊栏, 河水开始咆哮,岩石变得冰冷, 夜莺停止歌唱沉默不
-
【原题】:四月三十日慈孝寺山亭席上次韵经父舍人送子敦都运待制赴河北
-
作者: 王纪刚 【本书体例】
-
古文观止·宋金元文·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 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智慧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
-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出处】唐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 》。 【意思】密林幽暗,一阵劲风把草木惊动;原来是将军走马射猎,他奋臂拉开了强弓! 【全诗】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 .
-
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今犹未甚衰,每事力可任。花时仍爱出,酒后尚能吟。但恐如此兴,亦随日销沉。东城春欲老,勉强一来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