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战国)
作品简介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55篇,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所编而成。全书绝大部分属于论辩文,也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老马识途”、“郑人买履”等。这些寓言故事都很形象生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是战国时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师从荀子,又综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思想,发展成为自己完整的理论,着重谈论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对于儒家思想,他斥之为“蠹”——蛀虫。他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他最终在狱中自杀身亡。
韩非的文章很有特色。他善于运用各种手段,例如严密的逻辑、细致的论述、清晰的条理等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喜欢把道理说得透彻,一层一层地铺展,所以篇幅大多很长(如五蠹约有7000字)。因为他思想尖锐,又很自信,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他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韩非与庄周、孟轲、荀况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其代表作有说难、五蠹、孤愤、八说等。
入选教材作品
1。智子疑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
2。郑人买履(语文出版社教材七年级上册)
3。扁鹊见蔡桓公(语文出版社教材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
4。买椟还珠(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
5。滥竽充数(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
-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①。 列郡②讴歌惜,三朝③出入荣④。 江村独归处⑤,寂寞养残生。 【注释】 ①几
-
春江曲 作者: 郭震 【原
-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欲浮大白
-
[晋]陶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
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杰,何乃为此事。刘璋固庸主,谁为死不二。严子独何贤,谈笑傲碪几。国亡君已执,嗟子死谁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泪。吁嗟断头将,千古为病悸。
-
【原题】:韩玉汝山堂会别梅花已盛至苏州示谕水乡天寒未开
-
兵名又有五。一曰义兵,二曰强兵,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
(图国) 开战的名目有: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五种。进一步的说法是:禁止别国的暴戾,解救别国的动乱而战者,就是义兵。靠着本国的优势而外征他国者,就是强兵。如果动怒而引起军事行动者,叫做刚兵。放
-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灯月阑珊嬉游处。游劲厌欢聚。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馀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罢、且归去。
-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
杂智部总序 【原文】 冯子曰:“智何以名杂也?以其黠而狡,慧而小也。正智无取于狡,而正智或反为狡者困;大智无取于小,而大智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