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武陵源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陶潜桃花源诗并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释义】陶潜在“记”中说桃花源在武陵。桃花源是陶潜的社会理想的寄托,也是封建社会中不少文人的理想王国。后人诗中常用“武陵源”典故,如李白诗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又,杜甫诗奉汉中王手札:“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例子举不胜举。武陵源也常比作仙境。
【例句】①寂寞武陵源,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用武陵源比喻家园,离人一去似乎把春也带走了。②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濛濛淡春天。(张养浩〔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寒食道中)寒食乡村景象秀美恬静,好似桃花源一般。③落花流水护茅亭,似春风武陵。(乔吉〔正宫·醉太平〕乐闲)武陵用以形容作者所在恬静的村落。
-
西江月·夜行黄沙①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②,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③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对孩子的作用,内容包括学习古诗词,对孩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的作用主要,孩子背古诗词的好处。简说意义,"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
-
名言: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注释: 老: 古代指五十岁以上。冉冉: 渐渐。修名: 美名。 句意: 年岁渐渐接近老年, 而担心的是自己的美名尚未确立。 出处: 战国·屈原《离骚》
-
【提示】 项籍(前232—前202),字羽,是灭秦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楚、汉战争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大潮中,项羽凭着无与伦比的勇力和过人的才气,很快崭露头角。面临危难关头,他当机立断,
-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的作者究竟是谁,至今尚无定论。《词林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开头的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怎么用古诗词写年终总结,太有才了,怎么用古诗词写年终总结,可以用在年终总结的优秀开头诗句,或是结尾诗句。1. 感叹时光飞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庄子·知北游》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
-
作者: 张俊山
-
余适欲锄瓜,倚锄听叩门。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穷巷正传呼,故人傥相存。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蔼蔼帝王州,宫观一何繁。林端出绮道,殿顶摇华幡。素怀在青山,若值白云屯。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前酌盈尊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袁随园君墓志铭》(清·姚鼐)
-
注解:《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是玖月晞编著的小说,连载于晋江文学网,并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小说讲述了校园暴力发生的时候,周围人的漠视,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