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论兵齿颊带霜寒”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论兵齿颊带霜寒
【出典】 见“风霜生颊齿”条。
【释义】 见“风霜生颊齿”条。
【例句】 ①论兵齿颊带霜寒,清似碧琅玕。(沈瀛朝中措·生日生双竹1653)这里化用东坡乐府词语,切合寿主身份。②论文齿颊带冰霜,凤阁从来宫样。(杨冠卿西江月·秋晚白菊丛开……1863)这里化用苏轼诗语称美李氏文才不凡。
-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作于光绪十五年(1889)秋。这首词的题目是“寒夜闻角”,全词即是抒写远离家乡的游子寒夜听到凄清的号角声而触发的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减字木兰花》 年代:宋作者:柳永 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慵困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 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
“你没有写过以恋爱为主题的戏。”朋友们这样对我提议,我承认这个事实, 但我不承认这事实出于故意。 现在我打算写了,但我写的恐怕不是甜蜜而是辛酸。 正常的人没有一个能够逃得过恋爱的摆布,但在现时,我们得
-
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
-
散文。何为著。写于1976年12月。文章忆叙作者于1976年10月间三次登临闽西上杭县临江楼时的情怀思绪。临江楼是毛泽东同志1929年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时带病工作小住过的一处旧居。作者满怀深情地描绘
-
词·顾贞观词《金缕曲》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 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择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
-
无题 白壁奚容稍有瑕,深渊同坠亦何嗟。 惟怜岁岁秋风起,望断双亲哭苇花。诗词类别:即事感怀诗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
-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首小词前两句
-
《一月的哀思(原诗略)李瑛》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周恩来逝世,震惊了中国,同时也震惊了世界。在当时中国的大地上,可以说是卷起了一股悲悼周恩来逝世的哀潮。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种种压制,以至使这股哀潮一直持续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鉴赏古诗词的基本要领,内容包括古诗词赏析的方法,古代诗词赏析方法及步骤有那些,谈谈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分别举例说明。写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主要描绘的是山水名胜、唯美的自然风光,其写景手法通常采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衬、对比等。在赏析时,第一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