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因报应方行善,岂为功名始读书。
名言: 非因报应方行善,岂为功名始读书。
注释: 报应: 佛教用语, 皆布善因得善果。功名: 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句意: 不要因为得到恶的报应才去行善, 也不要因为要获取功名才开始去读书。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
【4860】美国真相:民众、政府和市场势力的失衡与再平衡(〔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刘斌、刘一鸣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2印张,2020年
-
霜旱霜旱 【原文】 庆元四年,饶州盛夏中,时雨频降,六七月之间未尝请祷,农家水车龙具,倚之于壁,父老以为所未见,指期西成有秋,
-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柳
-
古文观止·《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周语上)
-
卖花声·客况 张可久 登楼北望思王粲。 高卧东山忆谢安。 闷来长铗为谁弹。 当年射虎。将军何在。 冷凄凄霜凌古岸。 张可久:1280-1348?,字小山,庆元(
-
扬子云河东赋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
-
不入城门来五载,同时班列尽官高。何人牢落犹依旧,唯有江陵元士曹。
-
毛氏之作多抒写闺情:或借咏物寄托(如《满江红·暮春柳》),或以梦思传写(如《兰陵王》),往往婉丽细腻,颇有动人之情。
-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
-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曜,璧房锦殿相玲珑。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