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桃李成阴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释义用法古人认为春天种下桃李树,夏天可以得到荫凉,秋天可以收获果实,而种下蒺藜,只能收获到刺,所以对人应该先选择再培养。后以此典借指所培育的门生、弟子; 也以“桃李满天下”形容门生、弟子众多。
用典形式
【树李】 唐·李白:“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桃李】 唐·李白:“太阶得夔龙,桃李满中原。”唐·白居易:“可怜玉树连桃李,从古无如此会荣。”
【树桃李】 唐·张九龄:“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唐·李白:“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
【桃李阴】 唐·高适:“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阴。”
【桃李树】 唐·王表:“当知桃李树,从此必成阴。”
【满城桃李】 唐·刘禹锡:“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桃李满天下】 唐·白居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原题】:治平丁未仲秋游伊洛二川六日晚出洛城西门宿奉亲僧舍听张道人弹琴
-
《怨歌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这首诗借美人在宫中的得宠与失宠不定的悲惨命运,来抒发诗人自己得不到君王恩宠的失意心情。
-
上供和还愿上海的城隍庙仍然很有名,那里城隍老爷的声名比起过去来不知怎么样。但我知道古时城隍神乃是阴间掌正印的地方官,和阳世上的知府
-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名言: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注释: 恃: 依靠, 寄希望于。 句意: 用兵的法则, 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 而要依靠我们对敌人有所准备; 不要寄希望于
-
王维独坐幽篁里浩然不才明主弃诗文音书画五绝的王维年轻时是一代偶像明星,一出场便引得万千少女尖叫,中年沉迷宦途,晚年幡然醒悟,做起
-
【注释】:此词为作者唯一留传于世的词作,是作者为感谢宰相申国公吕夷简荐引其拜相之恩德而作。词中采用比兴、暗喻手法,以燕子自喻,寄寓了词人的感恩思想。词的起首三句点节序,写环境,以燕子的翩然来归,喻朝廷的济济多士,同时也寄寓了词人对如同明媚春
-
时: 或一日的黄昏。 地: 或一处。 人: 老翁——约七十岁,白须发,黑长袍。 女孩——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 过客——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
-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作品赏析【鹤注】后有《涪江泛舟送韦班》诗,韦当是涪江尉。《晋书·许孜传》:有鹿犯其松栽。落落出群非榉柳①,青青不朽岂杨梅②。欲存
-
莫怪相逢无笑语,感今思旧戟门前。张家伯仲偏相似,每见清扬一惘然。 作品赏析清扬:一作青杨。
-
《桃花溪》是明代文学家张旭的一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时桃花盛开的美景。诗中运用了瑰丽的形容词和生动的比喻,给人带来视觉和感受上的享受。诗人用典型的文人笔法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寓意深远。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诗词创作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