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身心”注释、译文和评说
【注释】 ①陶公:陶侃,东晋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②甓(pì):砖。
【典故】 晋书·陶侃传载:陶侃任广州刺史时,早晨运百块砖到书房斋外,晚上运百块砖到书房内,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正打算要收复中原的失地,如果过分地过着悠闲安乐的生活,恐怕不能担当这样的重任。所以要这样锻炼自己的身心。”
【评说】 艰难困苦的环境往往能够催人锐意进取、奋发向上;悠闲安逸的生活则可能毁人志气,使人丧失进取精神。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需要健康强壮的身体,而且需要敏捷干练、身手不凡的做事风格,更需要积极进取的心态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些都不是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就可以得到的,而是有赖于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和磨砺。
-
高人不可有(一作友)。清论复河深。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明时当薄宦。解薜去中林。芳草空隐处。白云余古岑。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怅别千余里。临堂鸣素琴。
-
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之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
-
黄鹤烟云去,青江琴酒同。离帆方楚越,沟水复西东。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 作品赏析云:一作霞
-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丞相新家伊水头,智囊心匠日增修。化成池沼无痕迹,奔走清波不自由。台上看山徐举酒,潭中见月慢回舟。从来天下推尤物,合属人间第一流。
-
林景熙 尝读《汉天文志》 (1) ,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初未之信 (2) 。庚寅季春 (3) ,佘避寇海滨。一日饭午 (4) ,家僮走报怪事,曰: “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 父老观以为甚异。”余
-
北客南来岂是家,醉看参月半横斜。他年欲识吴姬面,秉烛三更对此花。
-
《木兰花慢》 年代:宋作者:柳永 倚危楼伫立,乍萧索、晚晴初。 渐素景衰残,风砧韵响,霜树红疏。 云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 空遗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纡。
-
先秦时期,中国的史官制度已经确立,史官的分工逐渐明确,书记官之史和历史官之史的分野逐渐形成,开始有了私人撰史的风气,产生一批具有史学性质的书籍。但在先秦史官制度之下的史官,还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著史之
-
吴塞蒹葭空碧海,隋宫杨柳只金堤。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