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自来对月咏怀者不知凡几,佳句亦多。作者知之,故着想高踞题颠,言今夜清光,千门共见。月子歌所谓“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秋思之多,究在谁家庭院?诗意涵盖一切,且以“不知”二字作问语,笔致尤见空灵。前二句不言月,而地白疑霜,桂枝湿露,宛然月夜之景,亦经意之笔。(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诗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解析】

对于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来历,自古就有许多种说法,诸如“唐明皇游月宫”说;“嫦娥奔月”说;“时令节气”说等。但不管来历如何,八月十五成为节日,是从唐代开始的,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王建此诗便是写的这个中秋之夜。

诗先是从作者居住的院落着眼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夏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正中。中秋之日,云稀雾淡,秋雨洗尘,此时的月光最为皎洁、明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清辉洒满大地。唐代诗人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曾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这样的时日,这样的月光,自然会给人以很强的美感,但诗人却在缓缓地说“中庭地白”。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写月色不写空中而写地,这是诗人普遍的手段。这自然令人想起王建之前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光使“地白”的效果确实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如霜如雪,柔和清冷的感觉。这些,又能使人想起王建之后苏轼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艺术上的互通之处。月色之中“树栖鸦”,月华倾洒而“地白”,这是无声的静;而树上栖鸦是怎样感觉的?其中就有声音之感了。因为树上居住鸦鹊,月再明亮也是难以见到的,只有闻其声才能辨出。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夜深的安定入睡,是完全可以凭听觉感受出来的。细心的诗人们总是注意到“明月惊鹊”的情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桂轮秋出半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方干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月夜而注意栖鸟,正是用笔的精妙之处,这就进一步烘托出了月夜的宁静。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继续写这十五之夜的柔和宁静,且格外引人产生美的遐想。中秋之夜,丝丝寒意中不时传来露珠滚落桂花丛中的声音,但那种滚落是无声的,是心灵感应出来的。诗中的桂花是指人间的,何尝不是指天上的呢?唐人盛传月中有桂树,并有吴刚伐桂之说,“桂子中天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八月十五,月之最圆之时,想那月宫中,冷露也一定打湿了桂花,何止桂花,那树下挥斧的吴刚呢,捣药的白兔呢,仰望的蟾蜍呢,那“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的嫦娥呢?这“无声”而轻盈的冷露,沟通了人间天上。诗句展示了一个极具联想的美丽意境。

人间天上,月华如水,冷露无声,桂子飘香。此时此刻,这一切,不仅诗人在独立凝望,而是普天之下,人人都在举头明月,心驰神往,都被这明空的夜色的柔和情趣所浸润。对此情景,诗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全诗由景及月,由月及人,逐步推进,最后以诘问的形式,流露出一种感秋怀人之意。诗人怅然于客子离家、聚散无常、人间冷暖、月宫凄清而发出一种相思相忆的感念之情。实际上,从全诗的意脉上感觉,诗人是在抒发一种自己怀人念远之情,但却不着边际地说不知道那悠悠的秋思会落到谁的家里。话里有话,似乎是在说,别人都在望月,只有我还有诚挚的秋思。其情蕴藉深沉,表现得委婉含蓄。尾句的 “秋思”二字,另有一种解释,清人黄生在唐诗摘钞中评此诗说: “ ‘秋思’,琴曲名。蔡氏青溪五弄之一,非自注则末句不知其所谓矣。选诗最当存其自注也。”据宋本王建诗集及万首唐人绝句题下自注:“时会琴客。”意即此诗是同弹琴者相会时而作,然后寄给远方的朋友“杜郎中”。如果是这样,后一句应写成“不知秋思落谁家?”据蔡邕青溪五弄,五首曲子分别为: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黄生之说倒是较有见地。如是这样,对于此诗结尾的余韵也丝毫没有什么影响,“秋思”既是琴曲的名,又是那一中秋月夜的相思之情,一语双关,备见作者匠心及用笔之隽永。亦如李白黄鹤楼闻笛中“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同一手法。

俞陛云先生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曾评价这首诗说:“自来对月咏怀者不知凡己,佳句亦多。作者知之,故着想高踞题颠,言今夜清光,千门共见。月子歌所谓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秋思之多,究在谁家庭院?诗意涵盖一切,且以‘不知’二字作问语,笔致尤见空灵。前二句不言月,而地白疑霜,桂枝湿露,宛然月夜之景,亦终意之笔。”俞氏说此诗在诘问之中,笔致尤见空灵,确实说到了点子上。“空灵”是指超逸灵活,不着迹象。诗中那种秋思之情,那种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不见丝毫痕迹,但却又令人可感,超逸之中,具有很深沉的韵味。尤其是诘问语气的结尾,更是唱叹有神,不知不觉之中,给人深深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偶题阁下厅》全诗赏析

    静爱青苔院,深宜白发翁。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暖有低檐日,春多扬幕风。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

  • 《墨子·辞过》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子墨子曰: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 ① ,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避润湿,边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此则止,凡费财劳力,

  • 杜甫《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全诗赏析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作品赏析梁权道编在宝应元年。【鹤注】东津在绵州江水之东津。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

  • 欧阳修《游龙门分题十五首·白傅坟》全诗鉴赏

    芳荃奠兰酌,共吊松林里。溪口望山椒,但见浮云起。

  • 山水名胜诗之《重经昭陵》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唐)杜甫 草昧英雄起①,讴歌历数归②。 风尘三尺剑③,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④,丕承戢武威⑤。 圣图天广大, 宗祀日光辉⑥。 陵寝盘空曲⑦,熊罴守翠微⑧。 再窥松柏路, 还见五云飞⑨。 【题解】

  • 种树 魏金枝

    屋前的小天井里,除开当中的一方水汀地外,两边还余下两块泥地,本来种着好几样花木,计有三株冬青,一株杜鹃,两丛竹。我们是住惯了亭子间的,在房内每天看见的就是墙壁,所以当我们初住来时,对于这几样点缀品,也

  • 刘禹锡《寄陕州姚中丞》全诗赏析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 形容人贪财的歇后语,双调夜行船秋思全文(利名竭,是非绝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人贪财的歇后语,内容包括关于一些贪财的歇后语俗语,关于金钱的格言成语歇后语,问一下与这些成语关的典故1卧薪尝胆2负荆请罪3指鹿为马4.纸上谈。百岁光阴如梦蝶, 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 明朝花谢, 急罚盏 夜阑灯灭

  • 大合唱

    大合唱单位紧急排练大合唱,居然把五音不全的我也拉上了。要音没音,缺声少韵的,我要爆炸了,对着声乐专家的美女破音烂锣地吼:“我怎么行

  • 《朱子谕学者曰,学者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真是无著力处.只如

    《朱子谕学者曰,学者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真是无著力处。只如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