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 【意思】作者贬官岭外, 不知家里怎样, 此次回乡, 迫切地想知道家里情况, 但又怕家人受牵连而遭迫害, 反而不敢向人打听。 【赏析】长年谪居远方异地,如今回到了故乡, 快到家时渴望知道家中的情况,但又怕闻知噩耗,所以不敢打听来人。 诗人仅用一个“怯”字,便将其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点染得十分真 切。可谓工于炼字的能手。 【提示】因远离家乡,音信久绝,所以愈走近家乡愈提心 吊胆,生怕听到坏消息,连迎面碰到的人也不敢问了。诗句 真切地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的人回家乡时所产生的特殊 心理状态,耐人咀嚼。 【全诗】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题解】 这首诗是宋之问从被贬的地方(泷州)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抒发诗人因久居异乡,在临近家乡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 【注释】 ①岭外:指贬所泷洲(今广东罗定县一带)。经冬句:将近一年。 ②近乡:接近家乡。不敢句:因担心家中受牵连遭难,故不敢探听。来人,从家乡来的人。 【题解】 唐诗篇名。五绝。宋之问作。见全唐诗卷五三。一说晚唐诗人李频作,误。约作于神龙二年(706)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东)贬所逃归洛阳,途经襄阳附近一段汉水时,抒写潜归途中的心情:“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前两句叙写自己被贬岭南,与家人音书断绝,平中见奇,为下诗伏线,用笔精严圆熟。后两句描摹临近故乡的内心感受,不写其欢喜急切,而着笔于情怯心惧,看似有悖常情,实则活画出私自逃归之贬谪者既思念家人又恐事泄的特殊心态。全诗短小精警,情真意切。清施补华评此诗曰:“五绝中能言情,与嘉州‘马上相逢无纸笔’七绝同妙。”(岘傭说诗)“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为历来传诵之名句。后人对它的理解,已超出原有的特定情景,视作游子行近故乡时普遍心理的反映。论者将该二句与杜甫述怀中“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作类比,正着眼于此。 【全诗鉴赏】 这是一首因深刻揭示了人的心理活动而著名的诗篇,尤其是次联“近乡 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更是传颂千古,脍炙人口。 宋之问和杜审言、韦承庆一样都曾因武后时趋附张易之兄弟而遭贬。神 龙(唐中宗年号,705—707)初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他设法潜逃,回 到洛阳,途中经过汉江,作了这首诗。 首联述事,讲的是宋之问被贬岭南与家乡亲人隔绝,度过了不止一年时 光。从地理空间的悬隔、时间流逝的悠长两个方面诉说了自己艰危的处境和 思念故土的痛苦心情,特地点明“音书断”,告诉读者他已久久不知家中存 亡消息,这就为下文的抒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绝句的篇幅限制,诗情跃进的需要和对于结构的锤炼,决定了诗人将潜 逃的经过全部省略,而将重点放在心理波动的刻绘上。当诗人渡过汉江日益 接近朝夕思念的家乡时,他的心绪却发生了奇怪的变化: 他是那样急切地想 知道家中亲人的情况——他们会不会因自己的获罪而遭殃?这些年来他们过 得怎么样?老的是否健在安康,小的是否顺利成长……可是,他一步步走 近家乡,也不止一次地遇到来自家乡的熟人,他却胆怯地不敢向他们发问。 愈走近家乡,胆怯的心情愈重,怕意想不到地问出什么噩耗来,那是他已经 疲惫到极点的身体和精神所无法承受的。这就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人”这两句的含义。说这种心绪奇怪,是因为它有“反笔”之妙,但它不是 又十分合乎情理吗?诗人仅用短短十个字就将这种矛盾交错的复杂心情生动 鲜明地表达出来,我们不能不佩服他捕捉无形心态而将它诉诸晓畅文字的高 超功夫。好的诗句常有一种令人过耳不忘的奇效。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和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 息来,寸心亦何有” (杜甫述怀)就是这种千多年来打动过无数游子旅 人的绝妙警语。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鉴赏

    古文观止·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① 太史公曰:

  • 李桂龙《刈麦》散文鉴赏

    一 生产队长最烦我们这些跟在大人腚后头拾麦穗子的小屁孩,其厌恶程度不亚于怎么也赶不走的那些成群结队死皮赖脸飞走了又飞回来的麻

  • 《醉落魄·无言哽噎赏析》

    【注释】:宋徽宗预赏景龙门,词曰,暨北狩,人谓末句有谶(chen)。

  • 描写冬季景色的诗句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冬季景色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描写冬季景色的诗句。冬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

  • 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名言: 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注释: 末年: 晚年。当缘: 定因。通审: 通达、明察。志气: 心志和气度。不激不厉: 不激烈。厉: 激烈。风规: 风度、品

  •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注释和全文翻译

    宋·王禹偁 黄冈 ① 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 ② 去其节,用代陶瓦 ③ ,比屋 ④ 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 ⑤ 西北隅,雉堞圮毁 ⑥ ,蓁莽荒秽 ⑦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 ⑧ 通

  • 白居易《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全诗赏析

    闻君洛下住多年,何处春流最可怜?为问魏王堤岸下,何如同德寺门前?无妨水色堪闲玩,不得泉声伴醉眠。那似此堂帘幕底,连明连夜碧潺湲。

  • 欧阳修《送张生》全诗鉴赏

    一别相逢十七春,颓颜衰发互相询。江湖我再为迁客,道路君犹困旅人。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

  • 归园田居其三古诗词鉴赏题(归园田居其三古诗鉴赏题,带答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归园田居其三古诗词鉴赏题,内容包括归园田居其三古诗鉴赏题,带答案,诗词鉴赏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归园田居其三诗词鉴赏。归园田居其三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①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

  • 《扬之水》情诗三百首赏析

    扬之水 作者: 王纪刚 【本书体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