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名胜诗之《平山堂》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清)金农
廿四桥边廿四风①,凭栏犹忆旧江东②。
夕阳返照桃花渡③,柳絮飞来片片红④。
【题解】
清牛应之雨窗消意录卷二曾载传说:金农客扬州,有人宴客平山堂,金农首座。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令,依次至主人,苦思不得,乃仓卒凑成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众哗然,或曰不通,或曰杜撰。金农从容说,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很贴切。接着就朗诵了这首诗,实为金农当时口占以解主人之围的。
【作者】
金农,清代画家,生平见前山西游晋祠诗。
【注释】
①廿四桥:扬州廿四桥有的说是24座桥,有的说是指吴家砖桥,即红药桥,此诗取后一说。廿四风:指24番花信风。风应花期而来,故谓之“信”。荆楚岁时记:“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②江东:江南。③桃花渡:瘦西湖长堤上的一处园林。④此句说,夕阳与桃花相映,连飘来的柳絮也染成红色的了。
-
【原题】:次韵追和钱穆父内翰勰赵伯坚大卿令铄游颍湖呈正字宝学即伯坚子也
-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夸轻趫。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鶬迸落连飞髇。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谁怜破屋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
《王柏·敬修斋箴为天台周平之作》原文注释与译文
-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
-
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朅来乘樏庙,复作微禹叹。(昔自南河赴杭州过此,盖二十二年矣。)従祠及彼呱,(有启庙。)像设偶此粲。(谓涂山氏。)秦祖当侑坐,(庙有柏翳。)夏郊亦荐裸。(有鲧庙。)可怜淮海人,尚
-
【名句】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语出三国曹植《箜篌引》诗。疾风在太阳下回旋,日月飞快地向西方流动。比喻时光易逝。
-
济公全传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一名《济公活佛传》,又名《济公传》。四十集一千七百五十五回。前后传作者为郭小亭,其生平不详;续集作者繁多,仅知有葛啸侬(名茂才)、坑馀生,余皆未悉。成书于清光绪年间。
-
十五六,脱罗裳,长恁黛眉蹙。红玉暖,入人怀,春困熟。展香裀,帐前明画烛。眼波长,斜浸鬓云绿。看不足。苦残宵、更漏促。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