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髻》赏析
琦君髻原文
台湾女散文家琦君被称为“以真善美的视角写童年故家的圣手”,题材在许多方面与“五四”时期的冰心相似,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但是“琦君却写出了新水平,她在一个新的散文水准线上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术世界”(楼肇明语)。
在髻中,作者如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以其独特细腻的文字,向读者娓娓述说一段旧式家庭的往事。平常的发髻,却隐含着人间欢情与愁怨,寓示着无数的人事变迁。
“髻”是文章里一个特别突出的意象。卡西尔曾说过,意象“不同于形象之长于经验世界的形形色色,它借助于某个独特的表象蕴含着独到的意义,成为形象叙述过程中的闪光的质点。但它对意义的表达,又不是借助议论,而是借助有意味的表象的选择,在暗示和联想中把意义蕴含于其间”。在髻里,作者就通过“暗示”和“联想”,赋予“髻”这一意象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
在童年琦君看来,母亲的尖髻、绕在指头上的长发梢以及散发的气息,都能给她安全感,它们象征着一种温馨的母爱。母亲与姨娘不同的发髻,也是她们各自性格的象征:才过三十岁的母亲梳的却是老太太式的“鲍鱼头”,表现了她朴素坚忍、守旧如仪、自甘淡泊的性格;而姨娘各式各样美丽的发髻,则充分刻画出她趋新惟恐不及的性格。
此外,意象的变化还透露出人物情感的变化,揭示人物的命运遭遇。母亲的发髻由原来的又粗又乌的“螺丝髻”变为紧绷绷的“鲍鱼头”,她的心情也由快乐幸福转成愁苦沉重,“紧绷绷”的不只是发髻,更是她的心灵世界。而到最后连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也剪掉,头发的无情衰落,隐含着心灵的寂寞与苍老、命运的每况愈下。其实剪断了三千烦恼丝,又何尝剪得掉无尽的愁绪?姨娘呢,最初的各式美丽的发髻时时显现其春风得意的神情,但随着父亲的去世,荣华富贵的消逝,她也变得空虚落寞,梳的只是“简简单单的香蕉卷”,最后如云青丝只剩下一小把,也终归如母亲一样,“走向同一个渺茫不可知的方向”。发髻的演变,暗示了母亲与姨娘坎坷曲折的人生之路。
这样,“发髻”作为全文的中心意象,不仅成为联结情节线索的纽带,而且以其丰富的内涵,逐步引导、推进情节深入发展。
然而,作品吸引读者的,除了缘于“发髻”引发的风波、故事,更缘于作者那种流贯全篇“温柔敦厚的情绪”、“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怀”以及“俯视历史,超越人生的悟解”。这些情愫,隐含于字里行间,成为一条感情的潜流。如果说“发髻”是文章一条明线的话,那么这股感情潜流则是一条暗线。作者一方面以发髻为线索,客观地追述了母亲和姨娘的历史纠葛、不同遭遇,逼真地再现人生的爱、憎、贪、痴等生命状态;另一方面,又以净化的心灵为出发点,动情地揭示了两个女人殊途同归的命运,抒发了一腔超越芸芸众生的生命感慨。但是,这又不是一种简单的悲观厌世消极情绪,相反,正体现了作者深厚宽广的襟怀和超脱冷静的悟解。她把理解与同情给予了牺牲在“三从四德”枷锁下的母亲,同时也把宽容与怜悯之情给予了被时代造成错位的姨娘,豁达大度地将旧时代投影在家庭关系上的恩恩怨怨付诸东流,而放眼广阔的人生,把生命的意义指向一个富有永恒价值的目标。
作者曾在文章中引用过一位外国女作家的一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越发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更加温厚。”读者或许可以从中窥见琦君散文创作心路之一隅。
袁勇麟,吴惠兰
-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出处】唐韦应物《 东郊 》 【意思】这是诗人春游东郊所见。濛濛细雨,茫 茫雾霭笼罩着长满芳草的原野,不知从哪里传来斑鸠的鸣叫声。诗中没 有春天的明媚景致,但这绵绵的
-
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出巘听万籁,入林濯幽泉。鸣钟生道心,暮磬空云烟。独往虽暂适,多累终见牵。方思结茅地,归息期暮年。
-
【3607】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新凤霞著,山东画报出版社,15万字,2018年4月第1版,28元)△分三部分:①永葆幼稚青春;②本色见才华;③
-
诗歌中的韵律主要是指押韵。就是使同韵母的字,在不同的诗句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从而造成一种声音回环的美,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诗歌的节奏,就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所造成的节拍,即长短、强弱、快慢相同的节奏要非
-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出处】唐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 【意思】青枫江上秋日的天空高远空 旷,白帝城边经秋霜摧残的古树稀疏萧条。青枫江为王少府被贬官后将 去的谪居
-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尉缭子》原文鉴赏
-
雄鹄衔枝来,雌鹄啄泥归。巢成不生子,大义当乖离。江汉水之大,鹄身鸟之微。更无相逢日,安可相随飞。
-
“流言”“蜚语”原是两个词,意思相近,都是指谣言。 “流言”出自《尚书·金縢》:“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在推翻殷朝、建立周朝的过程中,立下
-
《人无贵贱长少,悉尊师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应了一句古诗词,内容包括要一首带有名句的古诗,应须一曲欠回首古诗句,关于一首古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