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记》
玉簪记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湖上桃花渔。钱塘人。明代戏曲家。作传奇玉簪记、节孝记,均存。玉簪记故事源出古今女史;宋人平话和明人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都敷衍其事。玉簪记继承了这些作品的优点并加以发展。剧情是:南宋时开封府丞的女儿陈娇莲与母亲避靖康之难时失散,娇莲入金陵城外女贞观为道姑,法名妙常。府尹张于湖赴任经过,向妙常挑逗,为妙常所拒,观主之侄潘必正应试落第,也寄寓观内。一日妙常乘月夜弹琴,必正寻声来访,遂相爱慕而私下结合。事为观主察觉,乃逼必正赴试。妙常买舟,追上必正,以玉簪相赠,必正酬以鸳鸯扇坠,相泣而别。后必正及第拜官,路出金陵,迎娶妙常归家团聚。剧本对陈妙常的塑造相当成功,作者把她对爱情既热烈追求又羞涩畏怯的微妙心理,描写得细致生动,使她与必正的恋爱充满了喜剧色彩。剧本表现了青年男女对封建婚姻制度和宗教清规戒律的反抗,是一曲爱情的颂歌。全剧语言典雅华美,情节曲折动人,尤其是弦里传情(即琴挑)、秋江送别(即秋江)等折更为人们所称道,一直在舞台上演出,成为许多剧种的传统剧目。
该剧刊本有重校玉簪记,为明继志斋刻本,北京图书馆藏;还有六十种曲等版本。1960年中华书局有中山大学中文系校点本。
-
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沽酒张灯火。酒酣火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答云前年偶下山,四十余月客长安。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朝游九城
-
昔思君 作者: 傅玄 【原
-
今日胡不乐,众宾会高堂。坐中瀛洲客,新佩太守章。岂无芳◇酒,笑语共一觞。亦有嘉菊丛,新苞弄微黄。所嗟时易晚,节物已凄凉。群鹭方盛集,离鸿犹高翔。山川正摇落,行李怯风霜。君子乐为政,朝廷须◇良。归来紫微
-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不尝过人生百味,哪能懂得人生的真谛。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震撼心灵的励志美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震撼心灵的励志美文 篇1 人生犹如一列奔驰的火车,从降临人世的那句嘹亮的鸣笛声起,我们便自主,或不由自主地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向前走。走过白昼黑夜,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山川河流,走过沙漠戈壁,走过狂风暴雨,走过冰天雪地,走过伤害痛苦,走过沧海桑田,直至终点,画上我们人生完美无憾的句号。 走过一段曲折的旅程后,我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鸿雁之什鸿雁之什 鸿雁之什,包括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无羊10篇。该编的内容非常芜杂,有歌颂执
-
【原题】: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书不复叙次
-
【原题】:木犀初开悉离披於雨今再著花特盛因折送常丞代简以诗兼简孙尉
-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
-
作者: 焦庚顺冯好勤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