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落星寺四首(其三)》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黄庭坚
落星开士深结屋, 龙阁老翁来赋诗①。
小雨藏山客坐久, 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 画图妙绝无人知②。
蜂房各自开户牖, 处处煮茶藤一枝。
落星寺在鄱阳湖北部,雄伟秀丽的庐山在其北。传说天上偶然陨落下一颗巨星,触地即化作一座小岛,那便是星子县境内著名的落星石,落星寺也因此得名。此寺嘘吸于湖光山岚之间,恍如仙境,加上那美妙的传说,自然成了墨客骚人流连忘返的去处。
黄庭坚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从分宁沿修水向东,就可直抵鄱阳湖。他来过几次落星寺,今存于他诗集中题落星寺的诗共有四首,这里选的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诗题或作题落星寺岚漪轩。
开头两句点出寺院的幽深和吸引着文人雅士的题咏。“开士”就是和尚。“龙阁老翁”是指诗人的舅父李公择,他曾经做过龙图阁直学士,当时颇有诗名。这里其实是泛指历代曾来此题诗的墨客骚人,也含有作者自况的意思。“深结屋”的“深”字是全诗的关键,落星寺坐落在山间深处,因而幽静寂寥,下文便全从“深”字铺展开去。
三四两句是此诗的警句,“小雨藏山”的“藏”字将雨和山都写活了。蒙蒙的细雨,从灰暗的天上飘散下来,密密麻麻的,给天地万象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似乎要把眼前的一切都包藏在它无边无际的帷幔之中,诗人这里所捕捉的就是这样的形象。“藏山”二字,语本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是庄子的想象。而此句是想象与现实的结合,“小雨藏山”,人们司空见惯,然而只有在洞察敏锐的诗人笔下,才能以凝练的字句再现出这一画面。
天公既以小雨留客,诗人只得在寺中闲坐,也许与高僧谈禅,也许有清茗一杯相伴,然偶尔极目一望,那远接天涯的长江上时有星星点点的风帆慢慢驶近,但终因相距太远,像是永远也驶不到跟前。这一句的诗意是从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化出。这一联对仗自然工稳,而且一气流走,不露斧凿之痕,但仔细品味,自可见诗人锤炼冥搜的功夫。这里虽是写景,然而景中有人、有情,“客”是诗人自指,但好客的主人也已隐然可见。这两句于写景中表现了落星寺的清幽僻静,寺院本深处山中,而山又包围在雨中,整个寺院于是便蒙上了一层迷离惝恍的色彩;而那天际风帆,离寺那么遥远,遥远得恍若隔世,反衬出落星寺的远离尘嚣。
宴寝,指休息安寝的便室。韦应物有句云:“宴寝凝清香”,(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这第五句全从此化出。佛寺便室,清香一炷,淡淡氤氲,悠然而至,似与这山水、佛寺、小雨浑然一体,使人生出与世隔绝的感觉。诗人乘着游兴去看寺壁上的佛画,其中以僧隆的寒山拾得图最为妙绝。图画虽妙,但不为世人所知。这一句其实是脱胎于韩愈山石中的“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两句。
黄庭坚论诗,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所谓“点铁成金”,就是对古人陈言加以变化,便可化腐朽为神奇,成为自己的诗。所谓“夺胎换骨”依冷斋夜话的解释:“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摹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五句可说是“点铁成金”,六句则是“夺胎换骨”。这两句着意渲染落星寺的幽静,紧扣着起句“深结屋”三字。
末二句是说: 寺中的僧房各各敞开着窗户,像是密集的蜂房一般,而到处都升起了缕缕青烟,告诉人们那里正在以一枝枯藤煮着香茗。枯藤在古代的诗画里经常出现,它不仅给人以凄幽的感觉,而且给人以美的联想。且不说杜甫的“蓝田丘壑蔓寒藤”,或是像元人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那样的名句;就是在中国画中,青藤、枯藤也是画家笔下的心爱之物,甚至有的画家将自己的名字取为青藤(徐渭);就连书法家也追求枯藤般的笔致。任华称赞怀素的草书说:“更有何处最可怜,褭褭枯藤万丈悬。”赵孟论书也说:“苍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闲花几日春。”黄庭坚本人能书善画,自然深明枯藤在艺术中的美学价值,因而这里的以藤煮茶,自是山中雅事,在诗人看来,清冽的山泉,上好的香茗,只有枯藤文火,方可取其真味。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后的一结,笔致轻淡,然而留给了读者无限低回的余地。曲折地体现了寺中幽居的清虚绝俗之情。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从诗律上看,此诗属于拗律,就是故意将句中的平仄交换,造成音调的拗折,使诗句有一种奇崛瘦硬、不近凡庸的风貌。这种拗体所以为黄庭坚及江西派诗人所喜用,是与他们标新立异、出奇制胜的论诗宗旨相关的。
此诗还有一个特点: 不用典故,不加藻饰,而全凭诗人烹字炼句的娴熟技巧,以平淡的语言写出,这在黄庭坚的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我国古代有所谓“白战”的手法,犹如手无寸铁的斗士,全凭勇气和智慧取胜。也如高雅的戏曲,不必假借舞台上喧闹的场面和豪华的布景,只凭它美妙的戏文、动听的唱腔便可打动观众的心弦;而内行的鉴赏家,自可闭上眼睛,细细地咀嚼品味它的韵味。读这首小诗,似乎也像是聆听了一曲优雅的清唱。
-
我最早接触废名的名字,是在学生时代。那时,我和同龄人一样,很崇拜废名先生的才华和智慧,很敬佩他对故乡的情感。我听废名的学生、原县文
-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以诗人对寒梅的赞美和悲愤之情为主题。诗中描绘了枯梅坚韧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全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寂寞、凄凉与对生命的坚持相融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中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思想的深度,使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这首诗的翻译困难较大,要保持原作的美感与意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词,内容包括六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小学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有哪几首,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这有六年级必背古诗 不过不是20首 是25首 1.《秋夕》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①,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②。 刘长卿:(709?-790?),字
-
正字芸香阁,经过宛如昨。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一作孟浩然诗]
-
名言: 困兽犹斗,穷寇勿遏。 注释: 穷寇: 陷于绝境的敌人。遏: 阻拦。 句意: 陷入困境中的野兽还要挣扎一番,陷于绝境的敌人就不要去阻拦它。 出处: 唐·张九龄《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
-
丁督护歌李白【原文】云阳[1]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2],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
-
《世俗轻贱微,君子重期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世俗轻贱微,君子重期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宋人及楚人平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题解】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灾难。宣公十四年
-
上邪 【原诗】:上邪(1)!我欲与君相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