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洛浦”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洛浦
【出典】 文选卷一五汉 · 张平子(衡)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参见“洛川妃子”条。
【释义】 洛浦,指洛水之滨。张衡赋有“召洛浦之宓妃”语,曹植又虚构了一篇与洛水女神宓妃相遇的美丽故事。后因以洛浦为女神或美女的典故。
【例句】 ①真疑洛浦,云水算、杳无重数。(杜安世剔银灯〔昨夜一场风雨〕181)这里以洛水女神的杳然逝去,比牡丹之谢落,抒叹惋之情。②似人归洛浦,云散高唐。(晁端礼满庭芳[浅约鸦黄]421)这里以洛神的忽然归去,比所咏女子的死亡,表现痛惜之情。③洛浦神仙流品,姑山冰雪肌肤。(晁端礼西江月〔洛浦神仙流品〕431)此词当为咏白莲之作。这里以洛神比白莲花,赞其风姿清逸。④洛浦音容远,书空漫惆怅,往事悲凉。(蔡伸风流子[韶华惊晼晚]1029)这里以洛神比忆中女子,赞其美好,叹其音容久隔。⑤轻洛浦,笑巫阳,锦纹亲织寄檀郎。(马子严鹧鸪天·闺思2070)洛神赋有“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神人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数语,写洛神向偶然邂逅的作者表达爱情。这里闺人以“轻洛浦”表示对洛神行为的不屑,反衬自己专情于檀郎。⑥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2105)这里活用典故,赞美月下江乡美若仙境,表现一些美好的想象。⑦洛浦佳人,缑山仙子,高会共吹笙。(杨泽民少年游[鸾胎麟角]3010)这里以洛神比宴会中的女子,赞其美丽多情。⑧那知国色还逢,柔弱华清扶倦,轻盈洛浦临风。(杨缵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3075)这里以洛神比牡丹,赞花姿飘逸轻盈。
-
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
克莱斯特 (孙坤荣 译) 一六四七年,在智利王国的首都圣地亚哥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这次地震使成千上万的人丧失了生命。就在发生地震的这一瞬间,一个说是犯了罪受到控告的、名叫赫罗尼莫·鲁赫拉的西班牙青年,正
-
【题解】 这首诗写登楼望远时,心头的寂寞怀乡之感。这首诗深受李白赏识。黄鹤楼在湖北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下临长江,登楼可极目千里。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路过这里,又说费文祎登仙驾鹤在这里休息,因而得
-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了。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了。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秋港菱花干,玉盘明月蚀。血渗两枯心,情多去未得。徒经白门伴,不见丹山客。未待刻作人,愁多有魂魄。谁将玉盘与,不死翻相误。天更阔于江,孙枝觅郎主。昔妒邻宫槐,道类双眉敛。今日繁红樱,抛人占长簦翠襦不禁
-
【5496】目光(陶勇、李润著,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4 6万字,2020年10月第1版,49 8元)△19部分:缘起:至暗时刻;善恶的相对论;一
-
《道之在人,犹水之在地也.人之求道,犹之掘地而求水也.然则水无不在地,人无不载道也审
《道之在人,犹水之在地也。人之求道,犹之掘地而求水也。然则水无不在地,人无不载道也审矣。而谓水有不流,道有不传可乎?顾掘地者,或弃
-
夫功未足以盖世,威不可以震主。必挟此者持之安归?〔2〕所以彭越醢于前,韩信诛于后〔3
-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作品赏
-
曹植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