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西陵峡》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杨炯西陵峡
杨炯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
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煊望礼。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能设,关塞良难恃。
洞庭且勿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
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
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西陵峡为长江三峡中最下游一峡,却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自香溪口经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以及被视为鬼门关的三峡瓶口一崆岭峡等险要隘口,直达南津关。全长75公里,比瞿塘峡 (8公里)、巫峡 (40公里) 都长许多。江面狭窄弯曲,江水回环湍急,水中多险滩暗礁,为行船最惊险的航段; 两岸重峦叠嶂,怪石突兀,清泉四溢,被赞为“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其特征与其说美不如说险,尤其在古代,航道未经整治,其险情可想而知。杨炯这首西陵峡主要写出其险峻的奇特风光,只是在最后才大胆地把险归之为美。
诗作仿佛是在以独创的意象完成一个思索的过程,即由险而说到美,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完成这个艺术思路的历程。大约每四句可以称一个诗思推进: 第一步(“绝壁耸万仞”等四句),以具有强烈动感的“耸” (山)和“射” (水) 两个字状描了山水之险,然后交代这是楚国的疆界和门户,给人以气势不凡的感觉; 第二步(“楚都昔全盛”等四句),指出以这样险要之地作门户的楚国,虽曾创造过她威名煊赫、天下瞩目的全盛期,可是秦兵一入侵,攻破这长江天堑,楚国在夷陵的祖坟就被焚烧,国家也就灭亡了,指出靠山水的险要是难以保护国家之安全的,这段的含义开始进入诗人设定的思辨过程; 第三步(“四维不能设”等四句),以楚国被灭的史实为依据,升华到思辨的高度,即如果“四维” (礼、义、廉、耻) 不能设立,没有了治国的经纬,那么无论怎样险要的关塞又岂能作为固国的凭依! 楚国虽有洞庭之阔,晋国虽有孟门之险,在秦兵的进攻面前又有何用; 第四步(“自古天地辟”等四句),指出峡江自古为天地所辟,并非为某国所设,后两句“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来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菘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一段话,其意是美虽早已生成,而人们却仍然只知其险,所以多以“临惧相戒”; 最后一步(“及余践斯地”等四句),头句亦来自 水经注“及余来践跻此意 (指“临惧相戒”),既至,欣然始信之耳闻不如亲见矣”一句,但次句却反其意而用之,郦句虽亲见西陵,却仍认为其只有险,而杨句则“瑰奇信为美”了。后二句亦脱自 水经注“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之句,“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那意思是,江山如果有神灵的话,一定会说,千载以来我才得到你这样的知己!
乍一看,诗作仿佛具有双重主题: 一个是关于立国之本的议论; 一个是关于西陵峡险与美的共存的发现。仔细研读则未必,看来诗人主要有感于西陵峡的雄奇、峻美,由其奇险而联想到楚国衰亡的史实,又由史实联想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道理,最后证明峡江的奇美,说明美自有其真正价值; 全篇看来,虽有“瑰奇信为美”之句,但总体立意仍然是赞扬西陵峡的奇特和险要的,由于奇特,引来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倾倒,由于险要,竟被人当作国之屏障,以至遭到国家覆亡之命运,由于险要,千百年来竟无人发现其美丽之所在,因而作者认为自己是西陵的知己; 诗作虽有大段发表政见之议论,但仍然属于过渡性的内容,就整体构思看不能说这是一首政治诗,而应仍然是一首山水诗,因为它的所有内容都是由山水作依据和出发点,这也是符合山水诗的创作规律的。任何山水诗如果不联系社会、人生,则无论形象怎样生动,比喻怎样鲜明,用词怎样华丽,状描如何入微,也难以具有深刻的内容,在这一点上诗与画就表现出其区别之所在。所以苏轼说:“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江行唱和集序)
本诗作者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唐四杰”,艺术上亦有其共同之处。这首西陵峡在艺术上也具有其特征: 首先用典较多,前十多句用典已有几处,到后来数句,几乎句句都从古书中演化而来; 加上用词造句又追求古朴深奥; 引证也多为史料; 意象常追求古雄浑厚。一句话,其诗作多以古奥著称。明王世桢认为是“沿陈、隋之遗,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艺苑卮言); 诗镜总论认为他们所写的近体诗也“多以古脉行之”。这首五言古诗,可以说写得古色古香,表现了作者灼人的才华、广博的知识和娴熟老到的修辞技巧。但是,也许是过分雕琢和追求繁赘的内容吧,却无意间失之于流畅与和谐,这真是有其利必有其弊。不过,从总体看,它词旨华靡,律精而微,不愧为出自大家之手。
-
?此诗为张耒作。?天将刬隋乱,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区区数竖子,搏取若提孩。手持扫天帚,六
-
作者: 王燕 【作家简介】见《森林舞蹈》。 《路》
-
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 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起 ① ,流质炎炎;热镕冰迁, 累变而成地球;海草螺蛤 ② ,大木大鸟, 飞鱼飞鼍 ③ ,袋兽脊兽,彼生此灭,更代迭变, 而成世
-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出处】唐李商隐 《无题二首》其二 【意思】香炉锁合,烧香自可进入; 井水深深,辘轳牵绳能回。 【全诗】 《无题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
-
《临江仙》 年代:宋作者:柳永 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幢拥下天人。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 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径仍存。凤箫依旧月中闻。荆王魂梦,应认岭头云。
-
黄鸟啼欲歇,青梅结半成。坐怜春物尽,起入东园行。携觞懒独酌,忽闻叩门声。闲人犹喜至,何况是陈兄。从容尽日语,稠叠长年情。勿轻一盏酒,可以话平生。
-
(明)王守仁 客行长沙里, 山川郁绸缪①。 西探指岳麓, 凌晨渡湘流。 逾冈复涉险②, 吊古还寻幽。 杯壑有余彩, 昔贤此藏修③。 我来实仰止④, 匪伊事盘游⑤。 衔云开晓望, 洞野浮春洲。 怀我二三
-
作者: 朱金娥 【本书体例】
-
(节自 《秦始皇本纪》) (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① 。仆射周青臣进颂曰 ②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 ③ ,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居所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居所的诗句,关于“居所”的诗句,关于“居所”的诗句。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2.秋月杨明恽,冬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