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庐山高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庐山高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沈周



庐山高,高乎哉!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踞,岌乎二千三百丈之巃嵸

谓即敷浅原培嵝,何敢争其雄。

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日夕舌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磵道千丈开鸿蒙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红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

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堕自空

陈夫子,今仲弓

世家庐之下,有元厥祖迁江东。

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钟于公。

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昔闻紫阳妃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

我尝游公门,仰公弥高庐不崇。

丘园肥遁七十祀,著作搰搰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墳诗合雅(11),自得乐地于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鹤高举凌天风。



【注释】

①岌:山高貌。巃嵸:山势险峻。 ②天堑:天然堑坑,险要不可逾越。此指长江,长江在庐山下流过,故云“濯其足”。③鸿蒙:宇宙形成前的浑沌状态。④彭蠡:湖名,在江西省,因地接鄱阳山,又名鄱阳湖。⑤金膏:即黄金膏。穆天子传:“天子大朝于黄之山,乃披图视典,用观天子之珤器,曰:天子之珤玉,果璿璇炫银,黄金之膏。”水碧:碧玉名。 ⑥五老峰:庐山峰名,因峰形如五位老人,故名。李白有登庐山五老峰诗。⑦纬星:古代对水星、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的总称。史记·天官书:“水、火、金、木、土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为纬。” ⑧仲弓:孔子弟子冉雍的字,孔子称赞他的德行最好。⑨紫阳:即紫阳真人,道家传说汉代沙阴人周义山,得长生要诀,乘云驾龙,白日升天,见云笈七签卷一○六紫阳真人周君内传。⑩搰搰(hu):用力貌。(11)坟:即坟籍,古代典籍。后汉书·郭太传:“(太)博通坟籍。”雅:诗经中的雅诗。



【评说】

本诗选自吴升大观录卷二○、石田先生诗集卷一。

沈周庐山高图自题长诗,诗的末尾自识云:“成化丁亥端阳日,门生长洲沈周诗画,敬为醒庵有道尊先生寿。”丁亥(1467),为成化三年。醒庵,是陈宽的号。陈宽,字孟贤,其父陈继,曾官翰林五经博士领阁事,预修两朝实录,擅画山水、竹,与王蒙、倪瓒等人交往。陈宽能继承家学,擅长诗歌,以文学、德行称于乡邦。陈继是沈贞吉、沈恒吉的老师,因为这层关系,陈宽又执教于沈家,成为沈周的老师。

庐山高图今存,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幅以高大雄伟的庐山山体为主,山峦重叠,树木茂盛,在重墨渲染下,瀑布自上而下,直泻谷底,有时为岩石、栈桥遮隔,但笔断意续,气势磅礴。在画幅下部山石上,有一人伫立仰望瀑布、高山,寓有“高山仰止”的深意。对于这幅画的画面景物,吴升大观录有一段评述,云:

沈石田庐山高图。白宣纸本,高六尺五寸,阔三尺,篆书“庐山高”三字,在左角。崚嶒高岸,插天无际,墨皴略傅浅色,瀑布悬崖直下,小树密点叶,山腰滃白气如练,苍藤虬松,郁葱蟠结,危梁飞跨,下坡石碛沙渚,层次皴斫,用笔设色,全仿黄鹤山樵,而苍厚过之。按款书成化丁亥,正公中年,肆力摹古之作,无一笔应乞色相也。

题诗用平声东韵,一韵到底,按内容可分为两大层次。自开端至“或疑纬星之精坠自空”句止,凡十八句,颂庐山之高伟。这段文字,想象奇特,纵横肆放,惝恍莫测,全仿李白蜀道难笔法。自“陈夫子”句以下至结句,赞颂老师陈宽,以庐山之高伟拟喻老师的德行和人品。在喻象庐山和被喻人陈宽之间,诗人用“仰公弥高庐不崇”句作为桥梁,挑明自己的喻意,称颂陈宽精神弥高,高高的庐山比不上他。沈周充满激情,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敬与爱戴的深情。诗人特别称道陈宽不慕荣利的品格,多处提到“往依五老巢云松”、“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至结尾,诗人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仰情思,再用黄鹤为喻,称赞老师陈宽的精神气质,浩荡于天地之间,万物之表,像凌风高举的黄鹤。沈周一生心胸恬淡廓然,宽厚和平,不逐名利。老师陈宽对他产生过极深的影响,应该说这是形成沈周思想品格诸种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种因素。

猜你喜欢
  • 陈子昂《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全诗赏析

    空蒙岩(一作微)雨霁。烂熳晓云归。啸旅乘明发。奔桡骛断矶。苍芒林岫转。络绎涨涛飞。远岸孤烟出。遥峰曙日微。前瞻未能●【左目右旬】。坐望已相依。曲直(一作折)多(一作还)今古。经过失是非。还期方浩

  • 白居易《寄陆补阙 前年同等科。》全诗赏析

    忽忆前年科第后,此时鸡鹤暂同群。秋风惆怅须吹散,鸡在中庭鹤在云。 作品赏析中庭:一作庭前。

  • 苏轼《江城子》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江城子》·苏轼 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 苏轼《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全诗鉴赏

    彭城初识子,照眼白而长。异梦成先兆,(予为密州,子立未尝相识,忽告同舍生曰:“吾梦为密州婿,何也?”已而果以子由之子妻之。)清言得未尝。岂惟知礼意,遂欲补诗亡。(子立能诗,而有礼学。)咄咄真相逼,诸生

  • 国学名句“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求利不止是危害身心的利斧,贪图物质享受是追逐灾祸的快马。说明人不可利欲熏心。徼幸:指求利不止。徼,同“侥”。伐性之斧:比喻

  • 韦应物《答李浣三首》全诗赏析

    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作品赏析[注释](1)李浣[音“换”]:作者之友。(2

  • 韦应物《县斋》全诗赏析

    仲春时景好,草木渐舒荣。公门且无事,微雨园林清。决决水泉动,忻忻众鸟鸣。闲斋始延瞩,东作兴庶氓。即事玩文墨,抱冲披道经。于焉日淡泊,徒使芳尊盈。

  • 心在路上

    【4660】心在路上(李维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2 7万字,2011年9月第1版,25元)△3部分:①文学作品;②言论随笔;③理论文章。〇质朴纯真

  • 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一折》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根据“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一折》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所提供的诗词原文和翻译,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情景。诗人以极富感情的笔触,将皇帝的心情与秋夜的梧桐雨相融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诗人引发了读者对秋夜的思考和感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白朴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表达能力。

  • 崔颢《入若耶溪》全诗赏析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