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苏轼《一丛花初春病起》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一丛花 初春病起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①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②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③
【注释】 ①春浅:春迟。腊:岁终之祭。古历若有闰月之年,立春较晚,虽已正月,过了春节,仍未立春,尚在腊月的节气内,故云“腊侵年”。破春妍:春意冲破冰雪寒冻。②清圆:形容钟鼓声圆润响亮。浦起龙读杜心解卷四:“俗以钟鼓声亮为晴占。” ③疏慵:疏放懒散。
【译文】 今年春天来得迟,春节过后还是腊月的节气。但春意还是冲破了冰雪,在人们不知觉的时候,东风悄悄地送来了春的信息。红绿已从花蕾柳枝上渐渐绽出,寒夜虽长,但一个人躺在被子里已容易感到温暖。钟鼓声也渐渐圆润响亮。清早,东方的太阳还未离山,亭台楼阁笼罩着淡云轻烟。游人们已准备野游踏青,还是含苞的小桃杏占得春光最先。近来我体衰困倦懒散,只喜欢睡到日上三竿。
【总案】 东坡于衰病之中,出以欢愉之笔,写出冰封雪冻之下人所未见的春意。这种初春的美,朦朦胧胧,细微轻淡,令人欣喜,引人向往。而词中抒情主人公热爱生活、放达任真的形象,如在目前。
-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之常情。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难堪,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首词上片极为烘托节日的欢乐气氛,从而反衬自己的凄苦。 先写立春。“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红情”、“绿意”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上,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上,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4078】从丹药到枪炮(〔美〕欧阳泰著,张孝锋译,中信出版社,27万字,2019年3月第1版,68元)△共4篇(18章):[1]源起中国;[2]欧洲造
-
五花秋色走入如同童话一样的秋色里,心中渐渐地燃起如火一样的热情,随处可见的五花秋色,此时正迷人,正醉人;在此情、此景、此境里,真想
-
问楛者,忽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问楛者,忽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先秦散文·国语·单襄公论卻至佻天之功》原文鉴赏
-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
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躞蹀身轻山上走,欢呼船重醉中归。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云玉麈挥。忆在钱塘正如此,回头四十二年非。
-
随家丰俭,得以充饥便自足矣。门外穷人无数,有尽力辛勤而不得一饱者,有终日饥而不能得
《随家丰俭,得以充饥便自足矣。门外穷人无数,有尽力辛勤而不得一饱者,有终日饥而不能得食者,吾无功坐食,安可更有所择。》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卢照邻是一个传统文化修养极深的文士,他所处的初唐时期,中国禅宗尚在发展期,属道信、弘忍传法时期。卢照邻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这首诗中,将诗情与禅境、才学相结合,写出了禅诗中难得一见的绚丽多姿、气韵流转的作品。该诗中,作者首先将有安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