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春愁
丘逢甲
【原文】
春愁难遣强看山[1],
往事惊心泪欲潸[2]。
四百万人[3]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4]。
【注释】
[1]春愁:指由春天生发的忧愤之愁。遣:排遣、消解。强:勉强。
[2]潸(shān):流泪的样子。
[3]四百万人:指台湾当时的总人口。
[4]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17日,当时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作者】
丘逢甲(1864~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月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人创办的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雪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
【赏析】
春愁是清朝作家邱逢甲写的一首诗,作者是台湾省苗栗县人,近代爱国诗人。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时,他曾领导义军抗日,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失败后退到大陆,他心怀故土,想起家乡被侵略者占领,家愁国恨交织在一起,对着春景,不免有“感时花溅泪”之慨。全诗直抒胸臆,十分感人。
这首诗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但诗人为什么觉得春愁难以排遣,以致勉强地观看春山也毫无兴致呢?这是因为诗人始终未能忘记去年春天发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台湾本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诗人生于斯、长于斯,想不到满清卖国政府竟将它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对台湾人民的无耻出卖,也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回想起这一惊心动魄的惨剧,诗人怎能不愁情满怀、怆然泪下呢?此时诗人被迫离开故乡,看见大陆的春山,联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自然触景伤怀了。春愁难遣,看山落泪,正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和故乡山水的热爱。末两句诗中,诗人又用逆挽句式描述了去年今日台湾被割让时,四百万台湾人民同声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这一催人泪下的情景生动地表明了全体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讲,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主要是由于诗人与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的动人之处,主要是在于它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
杜 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② 【注释】 ①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杜甫时在秦州,城楼上有戍兵守夜,定时击鼓。秋边:
-
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谿谷黑。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楚老长嗟忆炎瘴,三尺角弓两斛力。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渔阳突骑
-
【原题】:汉老弟去秋留别有明年桃李月春入马蹄轻之句今茯时也因次韵招之
-
这首《小重山》虽然没有《满江红》家喻户晓,但是通过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隐忧时事的爱国情怀。 上片着重写景。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了,而
-
[唐]白居易 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金铁腾精火翻焰,踊跃求为莫邪剑。剑成未试十余年,有客持金买一观。谁知闭匣长思 用,三尺青蛇不肯蟠。客有心,剑无口,客代剑言
-
【原题】: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首)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
-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出处】唐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意思】敌人在秋后草盛养肥了战马的时候,在阿尔泰山之西发动了战争,唐军主帅封常清率师西征。
-
有客平生爱白云,无端年老尚红尘。祇应金简名犹在,得见仙岩种玉人。
-
如来说偈赞,菩萨著论议。是故宗律师,以诗为佛事。一音无差别,四句有诠次。欲使第一流,皆知不二义。精洁沾戒体,闲淡藏禅味。从容恣语言,缥缈离文字。旁延邦国彦,上达王公贵。先以诗句牵,后令入佛智。人多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