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王元任》原文与赏析
王元任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在清澈见底的漓江上荡舟远望,可以见到阳朔碧莲峰石壁上,有一个约三米见方的巨大草书“带”字,字体洒脱,笔势遒劲,似春蚓秋蛇,象虎卧龙跳,雄浑奔放,令人感奋。这个字是绍兴人王元任于道光十四年(1834)写的,当时他任阳朔县县令。
一百多年来,这个字引起无数遐想,人们注目凝视,流连忘返,轻轻地议论着,深深地思考着。唐代大文豪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五言律中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联,用以描写漓江秀丽景色。因而有人认为,王元任的这个“带”字概括了“江作青罗带”的意思,是对阳朔山光水色的赞美。有人反复揣摩,发现这个狂草“带”字中藏有“一带山河,少年努力”八字,含义深蕴。还有人仔细推敲,又发现其中包含“一带山河甲天下,少年努力举世才”十四字,内涵更丰富了。又有一位诗人认真研究,终于从这个字中找到了蕴藏着的一首四言诗:
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留芳。
王元任从无数汉字中挑出一个“带”字,并且把它写在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的阳朔渡口,当然是有用心的。清朝末年,侵略者的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王元任生当清统治没落时期,他虽然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但进入官场后, 目睹着种种腐败现象,耳闻着侵略者的种种暴行,对国家的前途深感忧虑。他和同时的一批比较开明的官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一样,主张改革现状。他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和维新改良倾向的人物。
他的思想感情就蕴含在这个“带”字中。“一带山河,举世无双。”诗人身为阳朔县令,热烈赞美这儿的美丽景色,阳朔至桂林沿江一带,群山峭拔,千峰倒影,奇态异状,琳琅满目,茂林修竹,秀色可餐,河洲断续,农田似锦,流水清澈,游鱼可数,雾气濛濛,青山浮动,轻风吹拂,碧波荡漾,漓江象玉带般旋绕迂回,令人心旷神怡,陶然欲醉。江山如绘,一江流水千幅画,人间此地胜仙境。它是举世无双的,它是属于祖国的。这就深蕴着诗人的爱国深情。
可是自然美却掩盖不住社会丑,列强鹰瞵,疮痍遍地,祖国在风雨飘摇之中。作者对满清政府上上下下的颟顸官员失望了,于是寄希望于新一代。“少年努力,万古留芳。”青年们应当走新的路,热爱、保卫祖国的壮丽山河,为摆脱贫穷腐败、落后挨打的局面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变法图强,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真理。如果谁为祖国富强、中华振兴立下功劳,那末,人民会永远记住他,功垂千秋,万古留芳。因此,这两行跟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诗人希望出现一场暴风骤雨式的大变动,改变令人窒息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希冀有一批优秀青年人物出来,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少年努力,万古留芳”,是对巨大力量的盼望,是诗人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与激励。
这首诗即景生情,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渴望改革,具有追求理想、深信未来的战斗精神,所以言简意赅,似箴言警句,掷地作金石声;气势磅礴,雄睨古今,色彩瑰丽,催人深思。它刻在阳朔渡口高高的石壁上,过去、今天、将来都向每位游客提出: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你为她做了什么?从而激励人们的爱国深情。这个字以及藏在其中的诗句,也将是“万古留芳”的!
-
《春天和蜜蜂》 穆旦 春天是人间的保姆, 带领一切到秋天成熟, 劝服你用温暖的阳光, 用风和雨,使土地重覆, 林间的群鸟于是欢叫, 村外的小河也开始忙碌。 我们知道它向东流, 那扎根水稻已经青青, 红
-
缭绕府西面,潺湲池北头。凿开明月峡,决破白苹洲。清浅漪澜急,夤缘浦屿幽。直冲行径断,平入卧斋流。石叠青棱玉,波翻白片鸥。喷时千点雨,澄处一泓油。绝境应难别,同心岂易求?少逢人爱玩,多是我淹留。夹岸铺长
-
一箇浑身有几何? 学书不就学兵戈。 南思北想无安着, 明镜催人白发多。 宋应星有《怜愚诗》四十二首,此为其一。讲用心专一之理。 首句讲人生有限。 “一箇浑身”,即一生。 “浑身”,全身,整个身子,此处
-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人际关系·交友”类的诗句。
-
明·谢肇淛 2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美观,牙签锦轴 3 ,装潢衒耀,骊牝之外 4 ,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涴灰尘 5 ,半束高阁,
-
【347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法制出版社编,中国法制出版社,3 5万字,2018年3月第1版,8元)△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
-
【名句】明者防祸于未萌 ① ,智者图患 ② 于将来。 【注释】①未萌:苗头没有出现之时。②图患:估计危害。 【释义】明智的人会在灾祸还未出现苗头时就加以防备,聪明的人能够估计到将来可能发生的危害。 【
-
秋 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这首诗是秋瑾于一九○五年春,再度去日本时于舟中所作。《秋
-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作品赏析[注释](1)玄武禅师屋:是一佛寺,故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玄武禅师是一位和尚的法号。(2)顾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