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对酒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对酒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对酒行

李白

【原文】

松子栖金华[1],安期入蓬海[2]。

此人古之仙,羽化[3]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4],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注释】

[1]松子:即赤松子,是古代的仙人。金华:山名。在今浙江金华市北。相传赤松子在此山得道,羽化成仙。

[2]安期:指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在东海仙山。蓬海:东海蓬莱。

[3]羽化:成仙。

[4]凋换:凋零变化。

【赏析】

对酒行,属于乐府相和歌辞旧题。李白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是对天地久长而人生易逝的深沉感慨。

李白自“十五游神仙”始,一直痴迷于道教之中。在天宝三年被“赐金还山”后,他便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篆于齐州紫极宫(老子庙),自此他便成了一名真正的道士了。他曾真诚地相信服仙药可以羽化而飞升,也曾虔诚地寻仙访道于名山大川。而今当李白“老之将至”之时,他回首求仙访道的历程,殊觉“前说茫无寸验,因思古之所谓仙人如赤松、安期者,亦不复再见于世”(萧士赟语),于是开始反思平生求仙的经历,以及眼见“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古诗十九首中的驱车上东门)的事实,对自己沉于道教已开始觉醒。鉴于这种复杂的心态,便创作了这首诗。

全诗有三层意思:前四句表面是说赤松子、安期生这些都修炼成仙走了,无法寻找,实际是说成仙之事荒诞不经,难于实现;中间四句是说人生短促,快如闪电,天地不老,面容易衰;结尾两句,紧扣诗题,揭出主旨。诗人在仙境、人生皆令人幻灭、绝望的情境中,忽辟奇境,面对杯酒而产生种种联想,在欲饮未饮的心灵搏斗中,以尾句中的反诘语气透露出他欲超脱而不能的复杂心态,也表达出了更高远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融游仙、忧生、饮酒、纵情为一体,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 小说《陪衬人》原文和鉴赏

    左拉 (王振孙 译) 一 巴黎什么都有出售:傻丫头和巧姑娘,谎言和真话,眼泪和微笑。 您不会不知道,在这个商业之国,美是一种可以用来做使人心惊胆战的生意的商品。大眼睛和小嘴巴可以买进卖出;鼻子和下巴颏

  • 张晓风《春之怀古》赏析

    张晓风《春之怀古》原文 每一片绿叶,都在叙述着春天的故事。有多少片绿叶,就有多少个春天的故事。而在作者的笔下,春天的故事又是如此地不同凡响。如果说,太阳与人的光合作用,孕育出了一片又一片天地间的绿叶,

  •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赏析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原文 在熙攘喧闹的世界上,唯有音乐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每当听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或约翰施特劳斯的 《蓝色多瑙河》,听到德伏夏克的《在大自然中》或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

  • 汤胤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夏日水乡消闲词作

    这是一幅意象丰富和谐、色彩浓淡相宜的夏日水乡消闲图。它以词人驻足处为中心,由一组俯仰远近的散点式“蒙太奇”镜头构成。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根据李白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可以看出他倡导人们要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不要浪费时光和机会。在这一句前面的上一句可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展示了李白对于个人价值的肯定和自信。而下一句或许是“花能开几度,月能圆多少回”,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提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李白的诗句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告诫。通过欣赏他的诗句,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明白人生的价值和应有的态度。

  • 王继怀《又见木菊花》

    近日在郊区偶见木菊花,立即勾起了我关于木菊花的记忆,使我想起儿时在外公家生活的那段难忘的时光,想起外公家的木菊花。外公家与我老家的

  • 有关于纳言的名言名句大全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国语·周语上》 明君在上,下多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 ——《晏子春秋·杂上五》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

  • 许登彦《许登彦的诗》

    月光如水大野阒静,绵延千里的渴念和忧伤在血液的根基聚沙成塔一千条银色的河流漂浮的花朵和灯盏被一泻千里的月光泅湿今夜,风高过头顶在古

  • 7月21日 新四军第5师暂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7月21日 新四军第5师暂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 7月21日,新四军军部与独立坚持鄂豫皖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第5师,因通讯联络经常中断,难以解决。中共中央决定第5师暂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仍属新四军建制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清澈的源头》 这是一首描绘清澈水源的诗,一眼望去,半亩方塘映入眼帘,天空的光线和云影交织在一起,如此清晰。我不禁好奇,为何这里的水如此清澈?于是我问道:“清澈如此,源头何在?”原来,有一条活水从源头源源不断地涌出,正是它赋予了水塘如此清澈的特质。这就如人生,只有源头的活水才能使我们保持清澈明亮的心灵。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