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岁暮到家·蒋士铨》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岁暮到家·蒋士铨》原文与赏析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蒋士铨是清乾隆时著名戏曲家,在诗歌创作上直抒胸臆,不依傍古人,自成一家,当时与袁枚、赵翼齐名,号称“江右三大家”。

这首诗作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其时他还没有功名(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正在各地周游,岁暮回家时,母亲对游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从各方面给诗人以深切的感受,诗人用朴素的语言,细腻的刻划,使神情话语,如见如闻,真实感人。

诗人在外游历,忽然收到一包寒衣,打开一看,只见针齐线密,就知道这是慈母亲手缝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一片深沉的母爱,都缝进这一针针一线线之中去了。又不断地收到了“家信”,一封封都墨痕犹新,原来是年关将临,慈母在不断地、急切地呼唤游子早早回家团聚。

母爱这强大磁场,透过“寒衣”、“家信”,吸引着游子的心灵,游子不但从物质上,而且从精神上体察到慈母的一颗拳拳之心,“爱子心无尽”,这一主题就自然地突现了出来。游子有感于此,急匆匆地赶回家来,以免慈母惦念、失望。幸喜刚刚赶上了年节良辰,以慰母亲的心。

从事件发展顺序来看,应是先收到“寒衣”,再接到“家信”,然后感到“爱子心无尽”, 于是急忙“归家”。可是诗人不这么平铺直叙, 而是用倒装手法,把感受最深的感情的焦点提到前面来,把话题加以突出,于是一开头就点明了笼罩全诗的题旨,然后再层层剥入,意味深长。

从写作角度看,先从母及子,再从子及母,然而始终以母为主,这一反复,把母爱这一中心挖掘得更为深透。

下半首是写游子踏进家门时的情景:慈母一见面,就怜惜儿子“清瘦”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旅途劳顿,客居异地,无人照料的不适,都是这“清瘦”两字的潜台词,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慈母最关心的就是儿子的身体,这种最自然、最真切,也是最深沉的母爱,就从这“怜清瘦”中涌现了出来。诗人善于捕捉一刹那的、细微的典型细节,收到了“窥全豹”的艺术效果。

“见面”第一件事、第一句话就是“怜清瘦”,因为“清瘦”,所以进而再“呼儿”细细地“问苦辛”。琐琐碎碎的、细枝末节的种种“苦辛”的情状,都是母亲所十分关切的,透过这些细细的询问,慈母之爱一缕缕地向诗人袭来。

于是引起了诗人的反思:作为人子,该如何报答慈母的深恩?只有低头徘徊,惭愧自己没有尽到奉养双亲的责任,抛下了父母,离家远游。想到这里,再也不敢在慈母面前叹息自己旅途的劳苦了。这样就从更深的层次上表达了离别的怨苦,从归家写离别,构思奇绝,使人耳目一新。

诗人善于从日常生活小事的真实、细腻的描写中,揭示深厚真挚的人性美,用平实质朴的,如道家常的话语,不加粉饰的白描手法,表现出家庭中慈爱和顺的气氛,和母子之间真挚复杂的感情。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通过双方的交叉反复得以透视,如聆其声,如见其神。清新洒脱,直抒所见,不囿于古人,不事于雕琢,如韵语阳秋所说:“李白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到天然处,则善矣!”

蒋士铨能在历代诗家奇峰迭出之后,创造出这种平淡而深沉的境界,正所谓“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梅圣俞语),在清代诗坛上确是奇葩一枝。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客中守岁》全诗赏析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注:在柳家庄。

  • 南传佛教的经典

    南传佛教经典,由于它主要用巴利语传习,所以一般称“巴利语系大藏经”;又因它主要流传在南传斯里兰卡上座部佛教流行的地区,也叫“南传大藏经”。它与汉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并列,是世界现存的三种主要大藏经之一

  • 4月2日 张国焘叛逃

    4月2日 张国焘叛逃 : 张国焘,又名张特立。江西省萍乡县上栗市人。生于1897年。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1

  •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风吹着她的衣服飘飘欲飞,就象当年跳霓裳羽衣舞。

  • 《好事近·咏梅赏析》

    陈亮的这首词初看是咏梅,但并不单纯是为了咏梅,而是有所寄托,作者想借梅的高风亮节来比喻自己的卓尔不然。   词的上片,作者用凝炼的画笔,似乎毫不经意地就点染出屋角檐下那两三枝每天都见到但并未留心过的梅的绰约风姿。“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

  • 《遂宁社稷坛与风雷雨师师之坛混为一区其间多赏析》

    【原题】:遂宁社稷坛与风雷雨师师之坛混为一区其间多悖礼者某偶摄郡事因为随事釐正

  • 最后一个字是面的古诗词(最后一个字是人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最后一个字是面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最后一个字是“人”的诗句,在古诗词句子中最后一个字是古的.,求最后一个字是文字的诗句,诗词古文都可以,越多越好。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句》上官昭容) 2、乔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赋得樱桃》李世民) 3、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咏烛二首

  • 李亚白《素友诗选》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李亚白 【作家简介】素友(1920— )是越南当

  • 《牡丹赋赏析》

    舒元舆是为牡丹作赋的第一人。后世将牡丹推为国色天香、花中之魁,此赋功不可没。此赋以拟人手法,频频采用排比句式,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从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角度,将牡丹的形色神韵摹写得淋漓尽致。   全文除“序”交代作赋来由外,可分作五个大段

  •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注释】 选自宋·周敦颐《爱莲说》。 花之富贵者:牡丹花开得艳丽超群,显得华贵,故如此说。 花之君子者:因莲有“出淤泥而不染”等品格,故说它是花中君子。 【赏析】 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经世不衰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