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寿阳曲·潇湘夜雨·马致远》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寿阳曲·潇湘夜雨·马致远》原文与赏析

致远

渔灯暗, 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 是离人几行情泪。

马致远(约1250—1321),号东篱,大都人。他曾做过江浙行省提举,在担任这个官职前后,有过二十多年的“漂泊生涯”。五十岁左右退出官场,过幽栖生活。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他所作杂剧有十五种,现存汉宫秋等七种。他还写了很多散曲,仅小令就有一百零四首。在诸多散曲作家中,他扩大了曲的题材领域,提高了曲的艺术意境,是对散曲有很大贡献的人。

本曲题名潇湘夜雨,写夜雨中离人的愁怀。潇湘,水名。湖南省湘水至零陵西与潇水会合,谓之潇湘,这里的曲文根据阳春白雪本,而乐府新声的曲文与此不同。

全曲的意思是说一个远在他乡的客游者,乘着一叶孤舟,漂泊在潇湘水域。深夜里,他被雨声惊醒,一股乡愁袭上心来,再也无法入眠。听着雨声,愁卧至天明。这时他想到已经离家万里,更加愁肠百结,思家的情泪就象眼前的雨滴一般流淌下来。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怀是原有的,又因被雨声惊醒而加浓了。雨,在愁人的眼里是苦闷的象征,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写法。在曲中诗人巧妙地把雨和愁结合在一起。“一声声滴人心碎”,已经极写雨声给人增添了揪心的烦恼;而“是离人几行情泪”一句,更进一步把雨和泪合而为一,雨就是泪,泪就象雨,两者已经难以区分。使雨这一外在的景物化成了满含情思的意境,同时又使主体的情思借雨作了形象的表现,达到了情和景的完美统一。在这支曲里,雨是愁的外界原因,同时又是主体情态的表现物,是个关键的景物。但是曲文隐去了“雨”字,一笔不提,写法极其含蓄。当读到“一声声”时,还不能确定是何种声音,加上个“滴”字,才想到雨,到最后一句的“泪”字才明白是比喻“雨”。因为题目已标明“夜雨”,文中就不再直接说出,而是借声音和形象来表达,使人感到含蓄隽永的美。前面三句从因果和时序上来看是倒置的,应该是先有雨声,再是梦回,最后才发现渔灯已经不见。现在把次序全然倒置过来,其原因是诗人要把雨声和心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造成突出的印象。如果直叙,那就会平直无余,收不到含蓄别致的效果,可见诗人的构思也极其精巧。

这支小令字句凝炼而含意丰富,在短短的二十七个字中,以抒情为主,又兼写景、叙事。写景、叙事极富概括力且紧密配合抒情。如首句“渔灯暗”,是说渔灯因为夜深雨急而消失了。这是客游者先前看到江面上渔灯点点,而醒来后不见渔灯,前后对比的印象。实际上这时雨幕笼盖江面,黑糊糊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诗人抓住“渔灯”这一实际上已不再存在的景物,把夜雨中江上的景象表现得具体而有特征。可说是一种以无代有的形象化手法。“渔灯暗”还衬托出在水天一片黑暗中客船的孤单,客愁的深长。这三个字所概括的景和情确实是够丰富的。第二句“客梦回”,着一“梦”字也是耐人寻味的。它点出游子有着复杂缭乱的心绪,以致魂牵梦绕。其中有辛酸的旧事,渺茫的前景,离家的别绪,羁旅的孤苦。一个“梦”字领起全曲的情绪,并且贯穿始终。再如“孤舟五更家万里”,七个字中并列了三个名词,写出了时间、地点和辽阔的空间,而且饱含着离乡背井的酸楚。语言高度的简炼。

离别是人生常事,元散曲中也有许多是以别情为题材的。它们大多表达了悲切凄怆的情调,这是和当时的知识分子仕进无路、地位低微的处境紧密相关的。马致远有过长时间的飘泊生涯,他以自己亲身的感受,表达天涯客路的孤独惆怅,道出远行者的共通心理,因而获得了持久的共鸣。并且以其含蓄隽永、简炼凝重、清丽自然的笔法赢得后人的赞赏。

猜你喜欢
  • 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全诗鉴赏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纷纷等儿戏,鞭?登遭割截。道边双石人,几见太守发。有知当解笑,抚掌冠缨绝。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洗盏拜

  • 《西施咏赏析》

    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宠,身价倍增,飞扬跋扈;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而“读书三十年”的儒生,却“腰下无尺组”,

  • 关于冬天的浪漫的古诗词(关于冬天爱情的诗句大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冬天的浪漫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冬天爱情的诗句大全,关于冬天爱情的诗句大全,描写冬天的古诗大全300首。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冬至夜怀湘灵》白居易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

  • 带松的古诗词唯美(带有松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松的古诗词唯美,内容包括带有松的诗句,带有松字和华字的唯美诗句,关于松的诗句古诗词。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孟元老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

  • 《杜鹃花》咏杜鹃花诗赏析

    《杜鹃花》咏杜鹃花 杜鹃花,亦名山石榴、映山

  • 《古文观止·左传·子产坏晋馆垣》鉴赏

    古文观止·左传·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相郑伯如晋

  • 长信秋词(其三)

    作者: 曹顺庆张志怀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三首)注释鉴赏

    远浦归帆 夕阳下,酒旆闲②,两三航未曾着岸③。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潇湘雨夜 渔灯暗④,客梦回⑤,一声声滴人心碎⑥。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江天暮雪

  •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

    这首词以咏梅为题,用梅花暗喻词人自己,把闺人幽独的离思与韶华易逝的帐悯,极其高华而深至地表现了出来。  “庭院深深深几许”起句袭用欧词,一字不改,而又融化不涩,别具意境。这种问鼎名篇的作法,表现了漱玉词人的魄力与艺术上的自信。以设问的口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