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迢迢牵牛星
无名氏
【原文】
迢迢牵牛星[1],皎皎河汉女[2]。
纤纤擢素手[3],札札弄机杼[4]。
终日不成章[5],泣涕零如雨[6]。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7]?
盈盈一水间[8],脉脉[9]不得语。
【注释】
[1]迢迢: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2]皎皎:明亮的样子。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河汉:即银河。
[3]擢(zhuó):摆弄的意思。素:白皙。
[4]札(zhá)札:象声词。弄:摆弄。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5]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6]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7]去:间隔。几许:多少。
[8]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9]脉(mò)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作者】
此诗选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组诗名,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赏析】
此诗创作于东汉后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如“迢迢”、“皎皎”、“纤纤”等,既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又自然贴切地传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诗歌从两处落笔,写的是天上的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的离别之苦。诗人言牵牛曰“迢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以“皎皎”形容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柔美。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然天成的效果。“纤纤擢素手”四句引出织女织作的场面,重点描写她泣涕如雨的场景,一下子将孤独、哀怨、痛苦、不幸的织女推到了读者面前。诗的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遥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至此,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展现于纸上,意蕴深沉。
诗歌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的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实际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诗歌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佳作。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作者: 王棨 【原文】:龙火西流,凉风报秋。届肃杀而
-
踏青是指初春时节,到郊外散步游玩。古时候称为“踏青”。立春之后,阳光明媚,杨柳依依,春水盈盈。憋了一冬的人们至郊外游玩,可谓心旷神
-
作于:(1932年) 十二月①钱玄同平日曾经戏说“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枪毙”,又据说他在北京大学曾说过“头可断,辩证法不可开课。”②主张“顺译”的赵景深曾经误译milky way为“牛奶路”,参看鲁迅《二心集·风马
-
【注释】:[江宿]宿于江上舟中。[寂历]寂静、冷落。[流萤]飞动的萤火虫。此诗写秋江月夜情景,境界深邃广阔,气氛寂静清幽,富有神秘色彩。
-
【名句】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 你不要渡河,你竟然渡河,掉到河里淹死了,该对你怎么办呢! 以古朴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狂夫的悲剧。 汉《乐府·相和曲·箜篌引》,一名 《公无渡河》。(《先秦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感谢长辈古诗词,内容包括感谢长辈关心的诗句,感谢长辈的诗词,感谢长辈的诗词。1.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 《别老母》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
-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
-
(一)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二)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三)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
作者: 庄朝用 【原诗】:爆竹声中一岁除(1),春风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