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情诗三百首赏析
燕燕
【原诗】:
燕燕于飞(1),差池其羽(2)。
之子于归(3),远送于野(4)。
瞻望弗及(5),泣涕如雨(6)。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7)。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8)。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9)。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10)。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11)。
仲氏任只(12),其心塞渊(13)。
终温且惠(14),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15),以勖寡人(16)。
【译意】:
燕子飞呀飞,舒展羽翼飞。
二妹出嫁了,远送到郊外。
遥望影不见,眼泪如雨下!
燕子飞呀飞,忽上忽下飞。
二妹出嫁了,远送道别离。
遥望影不见,久站泪涟涟!
燕子飞呀飞,上下语呢喃。
二妹出嫁了,远送到南边。
遥望影不见,心里柔肠断!
二妹重情义,深情知人心。
温柔又和善,谨慎重修身。
常常思先君,勉励寡人心!
【点评】:
本诗选自诗经·邶风,是一首国君送其妹妹远嫁之诗。至于送者与被送者是谁,尚有争议。有人说是卫国国君送他的妹妹远嫁,也有人说是薛国国君送他的妹妹远嫁。但作为一首送妹妹远嫁的送别诗,却是可以肯定的。全诗分四章,前三章以双双对对的燕子起兴,用燕子双飞时“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的亲昵,叙说兄妹感情之深;及至妹妹远嫁时,依依不舍,亲送至郊外,当远嫁的妹妹消失在视线之外时,又连续用“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表达了“我”和妹妹之间的手足深情。最后一章,赞美了妹妹优秀的道德品性,以妹妹的临别叮嘱结尾,体现了妹妹对兄长的关心爱护,与前三章前后呼应。
-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
-
《周礼·春官·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 郑玄注: 岁谓太岁,岁星与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今历太岁非此也。岁日月辰星宿之位,谓方面所在。 贾公彦疏: 云有十二
-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鬚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闲,独立斜阳,晚
-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作品赏析【简析】:燕,指今河北北部的辽宁一带,当年是戍边之地;秦,今陕西一带,系征夫们的家乡。作品将少妇的心态刻画的逼真细腻。
-
满江红 【宋】范成大 竹里行厨,来问讯、诸侯宾老。春满座、弹丝未遍,挥毫先了。云避仁风收雨脚,日随和气熏林表。向尊前、来访白髯翁,衰何早。 志手里,功名兆。光万丈,文章耀。洗冰壶
-
词的上片写乍逢又别的惆怅,下片写已别还思的眷恋。全词描写了词人与故人暂聚又别为内容,抒发人生易老、聚少离多的悲苦心情。这首词在艺术上,层层渲染。如写离别,从初别时的留恋之情,到别后的种种离愁,后来的“满怀离恨”,步步递进,颇具韵味。
-
学人言语凭床行,嫩似花房脆似琼。才知恩爱迎三岁,未辨东西过一生。汝异下殇应杀礼,吾非上圣讵忘情。伤心自叹鸠巢拙,长堕春雏养不成。
-
【名句】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语出《旧唐书·崔彦昭传》。只要树立的是一根笔直的竿子,就不会有弯曲的影子。形容人只要行得端坐得正,就不用担心影子歪斜。标:标杆,古时用以测量日影、确定时间。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翻译:青绿的蚁群旁有新酿的酒,小红泥火炉。
夜晚来临,天空即将下雪,能否喝上一杯呢?
【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出处】唐·白居易《问刘十九》【意思】 绿色的酒渣浮在新酿的米 酒上,红泥的小火炉炭火正旺。夜色降 临,天要下雪,咱们围着炉边喝上 -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 【译注】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 【全诗】 行路难 其三 [唐] 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