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逢入京使》诗意|阅读答案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少时隐居嵩阳,二十岁到长安献书阙下,天宝三年中进士,只任兵曹参军小官。天宝八年随高仙芝到了安西,在幕中掌书记。当时报国壮志正高,决心在戎马生涯中追求自己的前程。但在这里的十年生活并不顺利,于是由安西回到了长安。天宝十三年又随封常青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很受封的赏识,此时岑参写了很多诗歌。安史之乱以后他到了凤翔,杜甫和房琯推荐他,任了右补阙,出为虢州长史、关西节度判官、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于成都。岑参诗以边塞诗见长。由于作者多次出塞,他对于边塞生活、地方景物十分熟悉,他以壮烈的感情歌颂了边防将士豪放精神,诗的格调雄浑,诗风奇峭,自成一家。
岑参长期在边塞生活,塞外黄沙莽莽,寒风夜吼,金戈铁甲,殊死征战,他都有直接经历,深切感受。在这种情景殊异的边远之地,在内乡人的感受中,真如同是“走马西来欲到天”,有时经历的是“平沙万里绝人烟”的境遇,就更感到人在此地是一种荒远、孤寒的寄居。远方征戍者乡思是深沉的,是人人胸臆中都饱积着的, 逢入京使就是在这种情境下产生的。戍守西疆,每天都是向西走,故园东抛,归路日益遥远。远行人思归时都有一种心理习惯,即在不得归时,总好望一望归路,从云天远处辨识家乡的方向。身在边塞的岑参也是这样做的,他常是东望故园,可是望的结果是可望而不可见,更不得归,这样,随着时间的延长,使遥远的归路就更显遥远了。所以此日向东望去,只见漫漫修远,一片茫然。因此,心中不禁悲戚起来,止不住泪水淋漓,沾湿了双袖。
然而这时诗人却意外地遇到了入京使,他从西向东,与岑参相向而行,这使思乡心切的岑参感到极大的慰藉,因为他正在向长安走去,他回到长安可以看到自己想见面却见不到的家人,如果能请他带一封长信,细说自己的情况,那固然是好;但由于事前无此准备,此刻又是途中意外相遇,那就只好捎句口信了:“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里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深切感受,可以说是经验的诗。我们今天也能体验到当时诗人的心情。他恨憾是“马上相逢”的,但又特别珍惜这难得的“马上相逢”;恨憾不能“纸笔”寄言,但又特别重视口头“传语”;无限地怀念“故园”,但却又不想教家中人得知这种心情;往家中捎信,什么是家中人最想听到的呢?——“平安!”还有比这两个字还重要的吗!这里是战事频繁的边塞地区,八月飞雪,碎石如斗,平沙茫茫,石随风走,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家中关怀这里的人,是不难想象的,而入京使把“平安”的消息带到家中,也不会不描述这路上的奇遇,那时节“平安”二字之后,不知能蕴藏多少浓情厚意!诗人早就立志: “万里牵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不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今日报得“平安”,就可以使妻子得有安慰了。
这首诗以路逢入京使为中心,组织诗情的层次,为了显示路逢的重要,先写故园望不可见,以致“双袖龙钟”;遇入京使虽是中心,但除了标题,诗行中却只写一个“君”字,其余文字全给了“逢”前和“逢”后,使他能承接前者,并继之而把诗情引向诗外。
-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暝来呼小吏,列火俨归轩。
-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 作品赏
-
【原题】:林德久秘寄楚辞故训传及叶音草木疏求序于余病中未暇因以诗寄谢
-
典源出处 《左传 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 释义用法 齐侯派连称、管至父去卫戍葵丘,当时正是瓜熟季节,答应第二年瓜熟时派人接
-
这句国学名句“贪贾三之,廉贾五之”出自《论语·卫灵公篇》。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做生意要谨慎遵守三个原则,即“贪贾三之”,意思是做生意要遵循“三无原则”,即不贪图暴利、不牺牲道德、不违法乱纪;同时要遵循“廉贾五之”,意思是做生意要具备“五个廉洁原则”,即不贪污受贿、不偷税漏税、不假冒伪劣、不欺压顾客、不竞争不正当。这句名句告诫人们在经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诚信守法、廉洁经营的原则,不得违背道德伦理,以
-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出处】唐杜甫《 画鹰 》。 【意思】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挟来的。它竦起身子想攫取狡猾的兔子,它侧目而视,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哲理事理·自然”类的诗句。 红日西下,落日的余辉照在楼阁之上。山雨快要到来的时
-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