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七)》壮志凌云诗赏析
南园十三首(其七)
李贺①
长卿牢落悲空舍②,曼倩诙谐取自容③。
见买若耶溪水剑④,明朝归去事猿公⑤。⊙【注释】
①李贺:见南园十三首(其五)。
②长卿:西汉司马相如,字长卿。牢落:犹寥落,稀疏零落的样子。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漫远迁。”
③曼倩:西汉东方朔,字曼倩。
④若耶溪:溪水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旁有若耶山。据传此地是西施浣纱的地方,又盛产铜,古代欧冶子曾用这里的铜铸成鱼肠等五把利剑。
⑤猿公:相传春秋时有越女从一白猿那里学来“越女剑法”。
⊙【诗本事】
据说此诗是李贺歆羡元和年间讨伐淮西诸将的功绩和荣宠而作的。
⊙【赏评】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决心弃文学武的思想。
开首两句用了两个典故,写汉代的司马相如和东方朔,他们一个是大才子,但处于家徒四壁,穷困潦倒到悲惨的境地;一个是号称智慧超群的人物,但无法实现抱负,为了能够为社会所容,只能用一种诙谐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结果变成了小丑一般的人物,留了个“被皇帝俳优处之”的不光彩的名声。学文的结果竟然如此,那学文无用的想法产生也就顺理成章了。后两句写诗人设想的行动方案:买一柄锋利的宝剑,找一位武艺高强如春秋时期的白猿公那样的名师,练武学艺,驰骋沙场,干一番事业,争取把自己的图像与功绩绘制在凌烟阁上。这里隐含着一段不可磨灭的英雄气,但也是他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暂时的梦想自慰。诗中把历史人物和现实状况融会在一起描写,古今一理,使得诗人的感慨具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形象的现实感。
⊙【诗评选辑】
①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引王思任语:贺以哀激之思,作晦僻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幽冷谿刻,法当得天。
②明·胡应麟诗薮:(贺诗)怪丽不典。
-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杂诗》六首, 《文
-
【原题】: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群臣酒三行竝用正安之曲
-
《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抗元英雄、诗人。抗元斗争失败为元人所擒,囚于燕京4年,不屈被杀。文天祥的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他的
-
【析】 五四以后,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口号作为中国觉醒青年的新的憧憬和理想涌入中国,这是继维新运动之后中国思想界的又一场 欧风美雨。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青年,它们到底还是一些过于抽象和笼统的东西。而
-
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露重珠缨蒙翠盖,风来石齿碎寒江。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坐待夕烽传海峤,重城归去踏逢逢。
-
[晋]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 ① ,性本爱丘山。 误人尘网中 ②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③ 。 方宅十余亩 ④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
-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晖。色借玉珂迷晓骑,光添银烛晃朝衣。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闻道仙郎歌白雪,由来此曲和人希
-
陈子昂登台散心卢照邻投水自尽从小锦衣玉食的公子哥陈子昂败阵情场,愤而读书,摔千金古琴炒作自己,终于名扬天下;一生病痛缠身、自号大
-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
-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为英文:The echoing cries of apes on both shores never cease
A light boat has already passed through countless mountains
意思: 这两句诗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两句,描述了诗人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