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台》情诗三百首赏析
南山有台
作者: 窦春蕾 【本书体例】
【原文】:
南山有台(1),北山有菜(2)。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3),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4),北山有杻(5)。乐只君子,遐不眉寿(6)。乐只君子,德音是茂(7)。
南山有枸(8),北山有楰(9)。乐只君子,遐不黄耇(10)。乐只君子,保艾尔乐(11)。
【鉴赏】:
这是一首赞美贤达君子的宴飨诗,表达了对德才皆备的贤者的敬爱和衷心祝福。诗序说:“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因此,它也反映出人们渴望品德高尚的贤才来治理天下,使天下永久太平。生活永远安宁幸福的美好心愿。全诗吸收了民歌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唱,反复歌咏,从不同侧面来赞颂、祝祷。每章结构相同,句式相近,只更动几个主要字词,既显得严整庄重,井然有序,又具有灵活变化,跳跃舒畅之感,读之琅琅上口,音韵谐和,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
全诗共五章,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风味十足,不仅为读者听众喜闻乐见,而且富有象征意义。这十种草木,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见并于人有实际使用价值的。郑玄说:“山之有草木以自覆盖成其高大,喻人君有贤臣有自尊显。”因此,作者将这些草木用在诗中,并一再描述其繁盛葱茂,就是暗喻贤达君子的德茂才盛。诗的前两章,作者一再申明盛赞品行俱佳的君子,是国家安定的根本和荣耀,说明他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所以,诗人祝愿他万寿无疆,带来天下的长治久安。第三章,诗人极力夸赞贤臣的卓卓政绩,他治理有方,关心民苦,敢于为民请命,替民设想,是百姓衷心拥戴的“父母官”,到处都传扬着他的美好声誉。四、五两章,继续颂扬君子的美好德操,并祝愿他长寿不老,祝福他的子孙后代,永远幸福安乐。
这首诗还有几处颇有争议的地方:(一)诗中多次反复出现的“乐只君子”一句,一种意见认为“只”为语助词,无实义,可解释为“哉”,即“乐哉君子”;另一种意见认为“只”即“是”,意为“得到君子多快乐。”二者之中,第一种意见更恰当些。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这样一段话:“德,国家之基也。”……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可见,古人也认为德是乐的根本,乐为德的升华。所以,君子有德,故“乐哉”。(二)诗中所赞美的君子究竟是谁呢?有人根据诗中出现的“万寿无疆”的词句,认为是周天子;也有人认为上古时代这个词的用法较普遍,既可视人也可自视,并非天子的专用词。在左传(襄公二十年)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季武子奉使归来。公赋南山有台。杜预为之注曰:“喻武子奉使,能为国光辉。”因此,后一种看法比较可信。
-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以差短长。
名言: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以差短长。 注释: 巧: 弄虚作假。欺: 骗。 句意: 有法律制度存在, 就不能以弄虚作假来蒙混; 有衡量轻重的秤在称
-
庶子王生遗盖宽饶书 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
-
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时暑放朝参,天阴少人客。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独在一床眠,清凉风雨夕。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勿嫌禄俸薄,厚即多忧责。平生尚恬旷,老大宜安适。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
-
江汉 作者: 邵之茜 【本书体例】
-
盲人识日 苏 轼 为生而眇 (1) 者不识日, 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 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 以日也。 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 扪 (2) 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龠 (3) ,
-
游都邑以永久〔2〕,无明略以佐时〔3〕;徒临川以羡鱼〔4〕,俟河清乎未期〔5〕。感蔡子
-
古文观止·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课外古诗词及解释,内容包括初中《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及翻译,课外古诗词的十首古诗10首,是课后,初一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意思及名句赏析。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①见来烟, 竹中窥②落日。 鸟向檐③上飞, 云从窗里出。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
-
灯烬不挑垂暗蕊,炉灰重拨尚余薰。清风欲发鸦翻树,缺月初升犬吠云。闭眼此心新活计,随身孤影旧知闻。雷州别驾应危坐,跨海幽光与子分。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发轫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时期文学”,似乎又到了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家,都感觉到中国文